1.从前在扬州,有一天一个秀才路过一寺院时,要拜访方丈,经通报后,来人与方丈席地而坐,小和尚送来一杯茶,方丈冷冷讲:看茶,来人与方丈攀谈起来,方丈觉得此人较有学问,吩咐小和尚端来小凳子和小茶几,换了一杯好茶招待来人,进一步攀谈,后得知此人是非常有名的大文豪郑板桥时,又请郑板桥与方丈共同坐八仙桌子两边扶手椅子上,方丈满脸堆笑,吩咐小和尚把寺院最好的茶叶拿来沏一杯给郑板桥喝,过了片刻,郑板桥起身谢谢方丈的茶欲告辞,方丈哀求郑板桥一定要留下宝墨,让小和尚拿来文房四宝,郑板桥挥笔写了一付对联送给方丈:''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2.在清朝,江南才子纪晓岚路过一大户人家时被人认出,这家人正在为母亲做六十岁大寿,就请纪晓岚入室写对联为母亲祝寿,家人拿来了文房四宝,纪晓岚喝了几口茶开始写对联,上联:这个婆娘不是人。下联:生的儿子都贼。老太太差一点气昏过去,四个儿怒目圆睁,要揍纪晓岗,纪晓岚又喝了几口茶才开口,你的纸太短了,我的对联还没有写完,请加纸。家人又拿来纸,纪晓岚继续写上联:这个婆娘不是人,天上王母下凡尘。原来老太太不是人是神,老太太喜笑颜开,后又继续写下联:生的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母亲,原来儿子象孙悟空一样的神通广大,而且是孝子。四个儿子也非常高兴,立即请纪晓岚入席,四个儿子除了向老太敬酒外,轮流向纪晓岚敬酒以致谢。3.从前一个小学童在学堂上不认真听课,临放学时,私塾先生出了一个对联的上联给学童,并对学童讲,你回去把下联写好明天交上来,否则竹板打手心。学童回家后不开心,晚饭也不吃,他姐姐问出情由,看了上联:六尺绿腰带,三尺系身三尺闲。姐姐讲:这有何难?你吃饭睡觉,下联明天早上给你带去。第二早上这个学童把下联交给先生,先生看后,满口称绝妙!下联为:一段红绸被,半边遮体半边严。先生想,我原先只是吓吓他而已,没想到还真的对出下联。但又一想不对,凭这个学童才上了几天学,不可能对出下联!就问学童到底是否为你对出的?说谎要打手心,学童讲此是姐姐对出的,先生想:这红被子只一个人睡一边[半边遮体半边严],空的那一边我能不能来睡?在下午放学时又出了一个上联给学童:你回去好好想想把下联对出来明天。回家后学童把先生写的上联给姐姐看:山高路险问樵夫何处打柴?姐姐非常生气,我原先为弟弟解围才写了下联,没想到先生想我的糊涂心思却投石问路来了,第三天早晨又把对好的下联给弟弟带去了。先生看后有一点不好意思:风大浪急劝渔翁早时归船[别想我糊涂心思]!先生在第三天下午放学时又让学童带去上联回家:竹无心多生枝和叶,姐姐看后更加气,明明是你想我糊涂心思反而说我勾引你,真是畜生一个,立刻写好了对联回击,第四天早晨又带去了下联给先生看,下联为:藕有孔不沾污和泥[我虽未嫁人但不会找你这种脏货],先生看后脸红阵,白一阵,只能做罢。 4.从前许多男人都被朝廷征去做遥役,这户人家只有姑嫂二人在家,虽然临近秋天,天气还比较炎热。这天快到晌午,嫂子在院子树荫下看[[三国演义]],小姑子见状笑了笑,随口说出对联上联:嫂子看书心想汉。这对联有几个解释——[1].看三国想到汉朝的事情。[2].汉即汉子、自己的男人、丈夫,虽然在看书,心中忧愁,想遥役的丈夫。[3].汉子,也是野男人,表面上看书,心里想剩丈夫不在家,想偷人。嫂子听了很不舒服。过一会儿,小姑子从前庭经过院子往后庭走,为挡中午烈日晒,用一把扇子顶头顶,嫂子见状大笑,也出了对联的下联:姑子怕日扇遮阴。这句对联意思为:[1].挡日光暴[扇遮阴]。[2].未穿裤子扇遮羞处[扇遮阴]。[3].怕被强奸而自卫[扇遮阴]。 5.虽然而苏东坡有才,但苏东坡的妹妹苏三妹也很有才。苏东坡脸形略长,苏三妹却额头略高,有一天苏东坡拿妹妹开玩笑:人在前庭两三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这也太夸张了,额头怎么可能这么高?妹妹没有生气,而是立刻回敬:去年一滴芳丝泪,今年流至口角边,这脸未免也太长了吧?让一滴眼睛水流这么长时间只流到口角边,还未流到下巴。夸张到了极点!
请问你知道有趣的对联故事吗?
有关有趣的对联故事
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有趣的对联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哑联兴味
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老地主袭改旧楹联
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天增日月妈增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这时,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纪晓岚释对
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照例少不了连句答对。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不对。"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友人道:"一般。"接着,念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即以摇手示对!"友人不解地问:"那,他们的下联是什么呢?"晓岚道:
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友人听后,恍然大悟。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斗鸡山上得绝联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念道: 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此乃天赐绝对矣!"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昆明大观楼对联
作者是清代康乾时诗人孙髯,著有《永言堂诗文集》,三原县人,后迁居云南。他厌恶清朝官场的黑暗贪腐,不参加科举,终身贫困潦倒,晚景更惨。他写的大观楼联寓意深刻,为人所爱。联云: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凤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却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贪腐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公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秀才写对联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写完之后,洋洋得意,谁料对联贴出去后,被一位财主的穷亲戚摇头晃脑地念成:(因为古代不加标点)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如下:
一、商贾测子
从前有位商贾,常年在外做生意。一年除夕,商贾回家与家人团聚。他想考考三个儿子的学问和才智,便唤他们围火而坐,叫老伴托出一盘瓜子,然后命每个儿子赋诗文一句,要求句中有人,有事,有数,并按句中数字酬赏瓜子。
长子抢先吟道:“甘罗十二为丞相。”父亲点点头,要老伴数十二粒瓜子给儿子。次子脱口而出:“太公八十遇文王!”商贾微微一笑,又叫老伴数八十粒瓜子给次子。幼子天资聪慧,多读古书,他眼珠转了转,转身将全盘瓜子捧入怀中,然后高声吟哦一句。
商贾一听,高兴地说:“一个比一个强,好!”
(谜底: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
二、古诗密码
从前,有人在地里挖到一只金属盒子,盒子没有锁,却怎么也打不开。细看盒盖上的圆形字盘,上面刻着二十个字:春生此国物多君豆愿红;枝来采发南几最相撷思。
此人颇识诗书,知道这是用一首古诗级成的密码。他依着诗句顺序,终于把盒子打开,得到了盒内的珍宝。
(谜底: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三、看家虎
相传某年元宵,汴市百城书店门口谜灯上悬有一“尔”字,射《三字经》句二。谜条注明:“中者以狐腿皮裘一件相赠。”有位常猜谜的老学究见后笑着说:“此乃店老板之'看家虎’也,恐无人能射。”
有位研究谜道多年的落魄举人说:“不见得。”说罢返身而去。那举人回到收屋,连续三夜对灯苦思,不时查对《三字经》仍不得其解。
(谜底:“尔”为《孟子》第七篇最末尾一个字。射《三字经》“孟子者七篇止”。)
四、穷少年过年
从前有位花花公子名叫金志鹏,从小好吃懒做,嫖赌逍遥。父亲死后,恶性不改,很快就把遗产花了个一干二净,成了个穷少爷。一年除夕,这穷少年过年连夜米也没有。于是他自嘲地写了副对子:“行节俭事,过淡泊年”,贴于门口。
是夜,舅父买了两斤肉,背了十斤米过来,见门前春联,感慨成端,便对外甥说:“你这对联的头上,还应各加一个字!”说完挥笔写了一副门联。穷少年一看,羞愧不已,从此改邪归正,自力谋生,成了个回头浪子。
(谜底: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五、拦车考孔子
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橐,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项橐立起问道:“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
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夫子听后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项橐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说出四物。孔夫子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
(谜底: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本文来自作者[友凝]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847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友凝”!
希望本篇文章《对联: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从前在扬州,有一天一个秀才路过一寺院时,要拜访方丈,经通报后,来人与方丈席地而坐,小和尚送来一杯茶,方丈冷冷讲:看茶,来人与方丈攀谈起来,方丈觉得此人较有学问,吩咐小和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