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节目华山论鉴中的一期视频。
央视二套《艺术品投资》作为一个集收藏与鉴赏的专业化栏目,其定位是反映艺术品最新收藏动态、借助藏品探讨深厚文化底蕴、把握收藏投资理念、传递相关投资技巧与市场行情,节目在开播三年多的今天已形成了相当广泛的固定收视群。
在《艺术品投资》30分钟周末版《周末鉴宝》的基础上扩大产生了《鉴宝》,该节目以百姓大众化的收藏品为对象,采用演播室现场鉴定的形式,内容有藏品展示欣赏、收藏趣闻轶事、专家鉴定评述等。
节目通过宝物这个载体,利用收藏者与鉴定专家面对面地交流,发掘宝物所折射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收藏鉴定内容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观众在了解收藏知识的同时,明晰投资理财的新趋势。
《鉴宝》节目突出强化观众参与、全面互动。参加《鉴宝》现场节目的持宝人有的是《艺术品投资》栏目《收藏故事》节目中的主人公,有的是从全国各地的来信观众中挑选,他们拿出自己心爱的藏品,让观众大开眼界。
持宝人、专家和现场观众共辨真伪,判断价值。节目轻松活泼,每一件藏品的鉴定都是一次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令人兴奋的体验。
《一槌定音》的鉴宝专家是谁?
****:010-63356000转6601
央视鉴宝节目已经停播。
2012年4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告诉介绍,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提案提出后,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并没有表态。几个月后,央视二套的《鉴宝》节目就悄然停播了。
其实在做《寻宝》节目的时候,中间也有很多作假的地方。比如有地方博物馆拿出珍品的文物当成老百姓家传的东西。因为地方政府想宣传当地有珍奇的文物。
扩展资料
电视鉴宝风波
自我鉴定
2004年9月,央视《鉴宝》节目中,现场鉴定专家、天津市藏石学会会长靳志忠对天津藏友提供的一方“清代寿山橘皮田黄冻印石”进行鉴定,并估价180万元。节目播出后,有观众发现,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田黄石鉴赏与收藏》一书中,刊有一件与《鉴宝》节目中质地、形状、印记相同的田黄印石,而该物的持有人正是靳志忠。靳志忠后来承认,两者为同一件印石。
真真假假
2005年5月,央视《鉴宝》节目中,一幅吴作人的《牧牛图》,被专家现场鉴定为真迹,估价25万元。后来,包括吴作人妻子与女婿在内的家人均认定该画系伪作。
2006年某电视台一期节目中,专家为一套齐白石通景屏估价上百万元,事后证实这套通景屏为赝品,画的笔法、款识都与齐白石真迹相去甚远。
央视网-CCTV第三届赛宝大会后援团征集令
央视网-鉴宝(已停播)
中国旅游新闻网-国家文物局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被指可操作性不强
杨静荣,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从事陶瓷史研究和古陶瓷鉴定工作三十余年。央视《鉴宝》栏目鉴定专家组组长,cctv-2《一槌定音》专家组成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至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百篇,个人出版了《颜色釉》、《古陶瓷鉴识》、《颜色釉陶瓷的鉴赏和鉴定》等10余部专著。
邓丁三,著名杂项、书画鉴定专家,原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从事历代书画、古籍拓本、玉器、铜器、佛像、钱币、文房四宝、竹木牙雕、翡翠珠宝研究和鉴定工作三十余年。现任《收藏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主编。
cctv-2《一锤定音》专家组成员,权威市场评估专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还有王敬之,杨保杰,金运昌。
本文来自作者[惜香]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835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惜香”!
希望本篇文章《价值5亿的龙袍鉴宝节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鉴宝节目华山论鉴中的一期视频。央视二套《艺术品投资》作为一个集收藏与鉴赏的专业化栏目,其定位是反映艺术品最新收藏动态、借助藏品探讨深厚文化底蕴、把握收藏投资理念、传递相关投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