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解读题,这类问题需要从整体和关键词上去分析,它的前面是分析十月革命的背景,显而易见指出了具体条件下,十月革命突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后半句则说明了十月革命对近现代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所以说D是准确的
高一历史材料题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36题10分,第37题9分,共19分。)
36、(1)汉代有集中贸易的市;(1分)市设立官署,政府严格管理“市”。(1分)
(2)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1分)晋商和徽商。(2分)
(3)工商皆本。(1分)理由:工商都是统治者的利益需求。(1分)
(4)唐朝(或隋唐)。(1分)关系:相辅相成(即农业经济是商业繁荣的基础;商业活跃也有利于农业发展)。(2分)
37、(1)根深蒂固封建思想未能清除。(1分)旗帜:民主与科学。(2分)
(2)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1分)障碍:封建伦理纲常。(1分)
(3)林则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
(4)答案之一:赞同。(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从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或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1分)
答案之二:不赞同(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1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1分)。
38、(1)标志: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分)因素:欧洲的联合有利于欧洲的安全与经济发展;(1分)美苏争霸促使西欧国家联合的自主意识增加。(1分)
(2)表现:摆脱(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加强欧洲政治联合;(1分)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分)
(3)事件: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分)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分)加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影响国际事务)。(1分)
(4)特点:由经济联合向政治等领域全方位深化;(1分)因素:经济交流与发展的程度;急剧动荡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任答2点给2分,言之有理即可)
高中历史题
高中历史必修25道材料题如图,要答案
图没办法,就略了,不过也不难26.(12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图二喜鹊与梅花图三花瓶与月季化回答:(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
(3分)图一:__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__图四:_____________(2)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吉祥”内容的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三例。 (比如:瑞雪兆丰年。
每条1分,共3分)(3)简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4)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材料一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雍正、乾隆皇帝分别提出什么观点?(2分)据此清 *** 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2)指出其实行这些政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指出其产生的后果。
(3分)28.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共12分)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⑵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 *** ,这一 *** 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2分)⑶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4分)⑷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 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以上材料转《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2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答案,归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处境。
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5)近代民族工业的上述特点和处境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如何?它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6分)二、非选择题(共四答题50分;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12分;29题16分。
将答案填到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26.答:(1)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三: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每个1分,意思符合,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3分)(2)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春来早,家合喜事多。
等(每条1分,意思符合,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3分)(3)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精耕细作(每点1分,共4分)(4。
关于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问题1.请问做历史的材料题,是否应该只是根据1、其实,作为高考历史的过来人,我倒认为在答材料题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要依据与材料相关的一些理论,毕竟,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而且,虽说主观题,但就现阶段来说,老师评分的标准还是大多倚仗于那些答案要点,所以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想创新可以,但前提是你要自圆其说。
否则,是很难面对高考这一难题的。 2、在这一点上,还是要多看一点典型的题型,当然,这不是叫你去死记硬背,而是你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发现一道题上手,起码不会太陌生。
3、其实,这要因人而异,不过提醒你一下,如果实在看不下去的话,也没关系的,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历史是很枯燥的。要懂的劳逸结合。
而且也要以课本为主。高考其实不难的。
很多都是根据课本。 最后,希望真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 材料题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包括中书省(传承皇帝诏令、草拟诏书)、门下省(审核驳正后交皇帝批准)、尚书省(接受皇帝诏令、负责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这一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集权性质:中央集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三省六部制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完善。唐承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中书挨而议之,门下省而覆之,尚书承而行之。事无巨细,遍经三省。这样,决策、审议和执行,形成完整的网络,程序完善严密,职权明确具体,古时宰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制约,既能防止权臣专断,又可加强君主集权。
高中历史的3道选择题解析
此题解题应该关注的是材料一的一家一户生产和材料二的地区的一个行业的规模化生产的对比、变化和不同。
材料一不能体现资本主义雇工关系,材料二可以体现。
1 雇佣的劳动力增加—— 材料一是“购机一张……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而材料二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而有常主,计日受值……什佰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
从一家一户通过扩大生产到某个地域的一个行业的普遍雇佣生产,且人数众多。
2机织业分工更细——材料一还是一户单独生产而材料二中:“工匠各有专能……:“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车匠立濂溪坊”体现出精细的分工
3手工工场数量增加:材料一一家一户到材料二的"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大量的雇工
教你又简单又快速做历史题目 o(∩_∩)o
NO.1 注意题干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对应②
法国的伏尔泰.........对应③
④举反例:依据 历史必修1 P117 德意志 皇帝实际上拥有实权
(注:我觉得此题出题材料来自历史必修3 P100 大标题《启蒙运动的兴起》,
但做题目我们可以从历史必修1 P116 小标题《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着手。
历史必修1 P116页“直到19世纪中期,德意志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分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
这说明17--18世纪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德意志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重要指导意义没有体现。
我举的反例虽然时间上不对应,但是这个反例很重要-----欧洲大陆上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皇帝拥有很大权利)
NO.2 错在以偏概全
B、C、D其实都正确,但是都只说了一方面。
A最为全面。
根据 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二第4节P38页“英法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究其缘由,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①历史背景、②阶级力量对比、③政治传统 有密切关系” ----①②③可以笼统的称为国情
做题,政史不分家
NO.3 注意题干 !
首先 十座城门 = 十个不同的地方
而 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
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
旨在说明不同的城门外卖不同的东西,
即想买鱼担就去百官门;想买丝篮就去坝子门……
即区域功能
本来想三言两语就解决的,可惜我的表达能力不够简洁。
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历史取得好成绩!
本文来自作者[坤山]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833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坤山”!
希望本篇文章《高中历史题目及答案大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史料解读题,这类问题需要从整体和关键词上去分析,它的前面是分析十月革命的背景,显而易见指出了具体条件下,十月革命突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后半句则说明了十月革命对近现代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