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的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的是秋天山林的寂静景象,树木都染上了夕阳余晖的颜色,渲染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日暮时分牧童与猎人归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独属于乡野的温馨景象,而诗人却不属于在这幅热闹的画面。颔联以哀景衬哀情,颈联以乐景衬哀情,抒发了诗人的寂寞之情。
《野望》的原诗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的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
全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_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本文来自作者[诗琴]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83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诗琴”!
希望本篇文章《野望的颔联和颈联》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野望》的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的是秋天山林的寂静景象,树木都染上了夕阳余晖的颜色,渲染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日暮时分牧童与猎人归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