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了蜜蜂能辨认方向,它们靠的的不是超长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从他身上我得到了我们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动物。
文章简介:
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听说”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好与其他蜜蜂区分。
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作者不光是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学生注意“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
课文中的结论,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无法解释的本能)。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他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此文出自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法布尔31岁时,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这段时间他就先后创作了《植物》、《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生物学作品。1854年,法布尔在法国的《自然科学年鉴》上发表了他的《节腹泥蜂观察记》。
三年后,他又发表了关于鞘翅昆虫变态问题的研究成果,其学术质量之精,理论意义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终于问世。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法布尔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直到1907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
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当时法国士兵军裤上的红色,便来自于茜草的粉末。
法布尔通过实验来证实蜜蜂有辨别方向的本能的故事,得到的启发式是探求知识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
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作者不光是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学生注意“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
扩展资料:
《蜜蜂》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蜜蜂、检查”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形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4、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5、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
百度百科-蜜蜂(法布尔著文章,语文课文)
本文来自作者[书翠]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69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书翠”!
希望本篇文章《从法布尔的《昆虫记》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得出了蜜蜂能辨认方向,它们靠的的不是超长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从他身上我得到了我们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动物。文章简介: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