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君子如玉”,在古代,玉一直是德行的象征,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公卿大臣,无不以配玉为荣,正所谓:「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出自《礼记·玉藻》) 除玉外,配剑也是我国古人的雅爱,周、秦、汉、唐两千余年中,佩剑之风一直盛行不衰。西周至春秋时期,剑除佩带防身外,腰间悬剑也是当时表现地位身份的一种方式,非王侯、贵族不能佩之。 ▲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使铁剑开始投入使用,其锻制技术亦大有进步,由原来短而厚的青铜剑形制向长而薄的铁剑发展,最长者可达一米多。 玉、剑,这者在古代皆是贵族所佩之物,故古人就将其两者合一,最早于西周时期出现玉、剑的结合物——玉具剑。 ▲历史上第一代昌邑王,汉武帝第五子刘髆墓葬中出土的玉具剑,现已入藏于巨野县博物馆。 玉具剑,亦称「 ”玉头剑”,即是剑首和剑柄等部分用玉石材料制成的剑,拥有剑首、剑格、剑璏(璏,zhì,玉制剑鼻)、剑珌四个玉饰物,其雏形起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晚期时,逐渐形成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样俱全的完整玉具剑。 剑首,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品,即镡,处于剑茎上方,只有一小块,以玉或金属制成,扁圆形,其上镂有花纹,除装饰外,其材质也是区分佩剑者等级的标志。 剑格,亦称护手、剑镗,镶嵌于剑柄与剑身交接处,正视略成长方形,中部逐渐凸起一脊,侧视为菱形断面,穿孔有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两面均琢有纹饰,在剑饰中数量最少。(亦有光素无纹的形制) 剑璏(zhi),或称卫、璲,镶嵌于剑鞘中央,正视为长方形,上刻纹饰,供穿带佩系所用,俗称文带,在几种剑饰中所占比例最大,以汉代出土和传世的数量最多。 剑珌(bì),或称摽,玉制,安在剑鞘尾端,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直身、体圆、较厚,战国早期时光素无纹,于晚期出现纹饰,以兽面纹和卷云纹为主。汉代时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 ▲汉朝时,光武帝刘秀曾赐玉具剑于冯异,形制为七尺长剑,每套四件。《后汉书.冯异传》载:「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冯异)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西周、春秋时期,玉具剑被视为宝物和身份的象征,在其之后千余年中,一直都是古代佩剑中装饰最为隆重,最为豪华高贵的佩剑,既可佩于腰间以显尊贵,亦可作礼仪、祭祀、墓葬之用。《说苑.反质》中载:「 ”经侯过魏太子,左服玉具剑,右带佩环,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视。经侯曰:‘魏国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国宝也。’经侯应声解剑而去佩。”《东宫旧事》载:「 ”太子仪饰有玉具剑。”《史记·田叔列传》载:「 ”将军欲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从《说苑.反质》所记载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玉具剑在当时的地位和价值,足以比作国家之宝。图中为安徽天长三角玗汉墓群出土的西汉玉具剑,现藏于天长市博物馆。 后至汉朝时,佩剑、佩玉越发盛行,玉具剑也在此时又得到大力发展,剑上的玉质装饰物较之春秋时期数量大增。且因汉朝厚葬之风的影响,作为贵族最喜爱的墓葬品,玉具剑在当时被王公贵族大量使用于墓葬,如西汉汉废帝,南昌海昏侯刘贺墓中,就曾出土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 ▲海昏侯墓主棺板上方发现的三把玉具剑,剑鞘部位有金丝缠绕,不一定是墓主生前所用,或是为表墓主身份高贵而入葬的也未可知。 隋唐时,佩剑之风依然不绝,而玉具剑也仍然位居第一。《隋书.礼仪志》载:「 ”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 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 ▲汉代时,皇帝常以玉具剑赏赐功臣及使节,《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赐玉具剑。「 ”《汉书.王莽传》亦载:”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 ” 玉具剑始于周朝、春秋,盛于两汉、隋唐,后于魏晋时期渐渐没落,再不见于世。
古代五大名剑,有的珍贵,有的华丽
剑是较为古老的冷兵器,在古代剑可是人身上的腰佩,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每种剑都是不同的。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古剑出土。在这些出土的古剑中,埃及图坦卡蒙剑珍贵,苏美尔普阿比王后剑华丽,但都不及最后一把剑厉害!
图坦卡蒙剑
埃及图坦卡蒙剑。约铸造于公元前1333年至1323年之间,为埃及法老图坦卡蒙佩剑。金柄,铁质双刃剑身,长约41.1CM。那一时期,世界上铁质兵器很少,埃及没有铁矿石,生产铁质兵器更为困难,铸造此剑整整用了3年之久。
此剑的材质当出自中东。这一时期中国虽无铁剑出土,但中国以陨铁做青铜剑刃已非常普遍,此剑的锋利程度,不一定能比过中国商代的青铜剑。但物以稀为贵。
罗马合比雷剑
罗马合比雷剑。铸造于公元15年,为罗马皇帝合比雷御用剑,剑长约75厘米,钢质剑身,剑鞘以黄金雕饰,极显华贵。但从铸造工艺看,当是中看不中用,比同时代中国汉朝的斩马剑差远了。
苏美尔普阿比王后剑
苏美尔普阿比王后剑。约铸造于公元前2500年,为苏美尔普阿比王后佩饰剑,剑身和剑鞘都是黄金的,剑柄是蓝色的天青石,以黄金装饰,长约25CM,重约950克,铸造精美,品质上乘,但因黄金质地太软,并无实战性能。
乾隆神锋宝剑
清代的第六位帝王,雍正帝去世后改明年为乾隆元年,25岁弘历继位封为“乾隆帝”,并且这一坐就是60年。当时乾隆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帝王,而他定制的佩剑也是铸也乾隆年代,这把剑为象牙剑柄、纯银柄头,剑身雕有神龙图案,金丝楠木剑鞘,剑阁雕有龙金片,见剑如见皇,此剑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最为华贵的“帝王剑”。
越王勾践剑
这把剑铸于公元前500年左右,为古代青铜剑的最佳杰作。春秋时期,青铜剑铸造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许多铸造工艺如今都已失传,犹其是防腐蚀和锋刃的铸造,现代铸造工艺都无法做到。此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
剑首为圆箍形,剑格正面用蓝色玻璃背面用绿松石嵌出花纹,剑身饰菱形暗纹。越王勾践剑的出土,让现代人见识了春秋宝剑的厉害。这把剑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居然丝毫不见锈斑,而且锋利无比,经记者当场测试,此剑能将20多层复印纸轻轻划透。此剑为何如此锋利?因为其刃为多种合金,硬度超过了铁,故可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为现今存世最锋利的青铜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本文来自作者[喜静小哥哥]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608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喜静小哥哥”!
希望本篇文章《古代宝剑价格》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古人云:「 ”君子如玉”,在古代,玉一直是德行的象征,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公卿大臣,无不以配玉为荣,正所谓:「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出自《礼记·玉藻》)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