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生百病
瘀,堵也!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一系列瘀堵,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浊邪积聚,进而导致疾病缠身,甚至导致脑梗、心梗、女性痛经、长斑等症。
说起癌症、肿瘤 ,很多人认为与遗传有关,中医认为肿瘤属于“瘀痕积聚”的范畴 , 那么什么是“瘀痕积聚”?就是无形的邪气慢慢地积聚成有形物质的这么一个过程。
尽管形成肿瘤的原因很多, 中医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血瘀”。
体内有积血,没有及时排出、消散,即成淤青,这其实是血瘀的早期表现。若是莫名地出现淤青或淤青经久不散,大多是血液运行不畅,体内经络、组织器官形成淤血造成的。
中医讲“瘀”的原因
1、阳气不足
人身血液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如果血中的阳气不足,血液失去阳气推动就会滞涩而不流行。
《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寒则血凝泣。”血液凝涩,不能濡养人体,则成为瘀血。
2、热伤血脉
脉为血之府,而血循行于脉中,脉能壅遏营血,令其无所去而只在经脉之中循环运行。血液在经脉循环运行过程中,如热邪损伤血脉,则血脉无以壅遏营血,血液溢于脉外,失去运行之道而留止不行,遂成为瘀血。
3、气滞
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情志内伤或其他因素,使气机不利,气行受阻而郁滞,遂导致血液不行而留止为瘀。
4、外伤
用力过度,跌打闪挫,必然损伤络脉,络脉因伤而破裂,则血溢于脉外而留止不行,从而形成瘀血。
中医为什么说“血瘀”生百病?想要身体好,这些活血化瘀方法收好
瘀血有哪些症状呢?
1、 疼痛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瘀血停留在体内,必然会引起脉络不通而致疼痛。
血瘀引起的疼痛特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疼痛拒按,一般在晚上疼痛加重。
2、 肿块
肿块是血瘀常见的表现形式,瘀血在局部凝聚,日久不散,即变成肿块。外伤后的血肿即是瘀血形成的,这大家最容易理解,其实现在我们常说的各种囊肿、肿瘤也是瘀血所致。
3、 面色晦暗,皮肤瘀斑
瘀血体质的人通常面色比较暗,尤其是两个眼圈,鼻和嘴唇紫暗,舌上有红色或青紫色的瘀点。瘀血长时间不能消除,则精血不能濡养肌肤、经络而致肌肤甲错,或见皮肤肥厚隆起,或见皮肤僵如皮革。脉象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治疗瘀血症则主要以活血化瘀的方法
出现淤血停滞证,要采用活血散瘀的方法治疗,常用的药物: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牛膝、泽兰、丹参等等,由这些药物组成的配方,比如血府逐瘀丸、桃红四物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蔗虫丸等方药,用来治疗各个部位各种病症血瘀证,都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而且,中医有久病多瘀的说法,在很多疾病的慢性期疾病后期。各种证候都会夹杂着血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有非常大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给大家介绍几款中医临床诊疗中常用的活血化瘀方:
行血定痛:血府逐瘀汤或活络效灵丹;
益气通络:补阳还五汤;
破血消瘀:大黄庶虫丸;
化瘀清热凉血:桃仁承气汤或仙方活命饮;
祛瘀生新:少腹逐瘀汤;
行血止血:圣愈汤;
化瘀止痛续筋骨:七厘散及跌打丸;
散寒祛瘀:温经汤;
清除热毒化瘀:犀角地黄汤;
化瘀利水:当归芍药散;
化痰祛瘀:活血方加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涤痰汤或温胆汤等。
更有如丹参饮、失笑散、四妙勇安汤、桃红四物汤诸方。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所以中成药方可能适合大部分的人,但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同一类的疾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表现的症状、轻重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以上提到的中成药,切不可自行判断服用, 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望、闻、问、切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根据个人体质特点用药,才能达到快速的活血化瘀效果。
瘀血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及饮食生活失宜等原因,致使血行不畅,凝滞郁积于内;或因血热、外伤、出血及其他原因导致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形成。兹分述如下:
(1)气虚致瘀: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血充盛则循运正常。
(2)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机失畅,血液运行亦可因之阻塞。
(3)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若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寒邪入于经脉,则使经脉挛缩而拘急,血因凝涩不得畅通,进而形成瘀血。
(4)血热致瘀:热入营血,煎灼营阴,血与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考试大网站收集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从而使血液溢于脏腑组织之间,或蓄结于某一脏器组织,则可形成瘀血。故《医林改错》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5)外伤致瘀:是指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或过度负重努伤等,则外可伤皮肤,内可伤脏腑,从而使血离经隧,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形成瘀血。
(6)出血致瘀:除上述外伤出血,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成瘀外,亦可因出血之后(主要指内伤出血),专用收涩止血之品,或过用寒凉药物,则使离经之血凝聚而不散,使未离经之血郁滞而不畅,因之形成瘀血。
(7)情志内伤或饮食起居失宜致瘀:情志内伤,可使气机郁滞,气郁血滞,久而成瘀。此外,古代医家认为,饮食起居失宜,亦可导致血瘀而变生它病。故《证治准绳》说:“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瘀血者多。”
血液瘀滞之后,其本身则失去其原有的营养、濡润功能,对机体起一种有害的作用,它能障碍正常气血的新生和营运,从而发展成血瘀兼气血虚亏之证,或使经脉不通,血瘀而气滞,日久则可进一步形成“症积”等病变。
本文来自作者[努力啊大初然]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2137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努力啊大初然”!
希望本篇文章《中医为什么说“血瘀”生百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血瘀”生百病 瘀,堵也!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一系列瘀堵,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浊邪积聚,进而导致疾病缠身,甚至导致脑梗、心梗、女性痛经、长斑等症。 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