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机会成本涵盖内容:
1、使用他人资源的机会成本,即付给资源拥有者的货币代价被称作显性成本。
2、因为使用自有资源而放弃其他可能性中得到的最大回报的那个代价,也被称为隐性成本。
扩展资料:
1、利用机会成本概念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2、机会成本递增法则:
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是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即要放弃更多其他产品的产量。
资源有限及要素间的不完全替代性是机会成本呈递增趋势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用于生产其他的经济资源逐渐减少,造成该经济资源相对稀缺,价格增加,在所放弃的其他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所放弃的最大收益即机会成本递增;
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换言之,机会成本递增。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有时也称为“凸性”)的原因。
百度百科——机会成本
等产量曲线: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同样数量的产品可以由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去生产。
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替代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互补品: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一般而言,某种商品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将会因为互补品需求量的下降而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
弹性分类及特征和计算: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 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ed=ΔQ/ΔP.P/Q。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上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ed=dQ/dP.P/Q。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ed> 1被称为富有弹性,ed<1被称为缺乏弹性, ed =1被称为单一弹性(单位弹性),ed =∞被称为完全弹性,ed =0被称为无弹性。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简称为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es=ΔQ/ΔP.P/Q。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es=dQ/dP.P/Q。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等。
供给:是指在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MU=ΔTU(Q)/ΔQ或者MU= dTU(Q)/dQ。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增加、也不想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线、消费者可能线和价格线,是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工具之一。表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的预算约束条件,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其平移和转动 有何不同 商品的价格会发生何种变化
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工具之一。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是,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第一个特征,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圆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第二个特征,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个特征,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圆点的。
需求曲线的推导:
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单一要素的生产函数图形及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等成本曲线移动的特征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成U型和短期成本曲线形成U型的原因
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及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利用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价值为机会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企业停止营业点、赢利点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
垄断竞争均衡企业是否盈利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否盈利
零经济利润与正常经济利润
企业定价法则
各级价格歧视的定义 一二三级价格歧视、跨期以及高峰价格
垄断、自然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本文来自作者[天灵]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2136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天灵”!
希望本篇文章《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