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每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表达祝福。端午的由来,众说纷纭,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但“屈原说”最受认同。
端午节的来历—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他的真身。如今,端午节前后几天,大江南北都要“赛龙舟”。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我国各地都有过端午的习俗,其中以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和湖南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的“苏州端午习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大多数人了解的由来想必是纪念屈原。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其实端午节由来不止屈原这个传说,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其他来历吧。
1、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由于父亲和兄长被楚王所杀,于是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讨伐楚国,后来攻入楚国都城郢,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就把他的墓掘开,鞭尸三百。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将越国打败,勾践请和。子胥劝说夫差灭掉越国,夫差不听,反而听信奸臣伯嚭的谗言,赐剑伍子胥。子胥对周围人说:“等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挂在东门上,看着越国军队攻入城门,灭掉吴国。”便自刎而死。夫差听说后大怒,将子胥尸体装起来,在五月五日那天投入江中。因此有传言说端午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2、纪念介子推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做官,不愿领赏,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后来重耳发现此事,悔之莫及,亲自到绵山寻访,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无奈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房檐上插上杨柳,人们把这种插在房檐上的杨柳称为“招魂柳”。
3、纪念曹娥端午节纪念曹娥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上虞人,父亲为了捕鱼溺于江中,几天之后仍然不见父亲的尸体,当时的曹娥才十四岁,每天每夜沿着江边哭喊寻找父亲,过了十七天之后,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江,在五天之后被村里人找到。
孝女曹娥虽然死了,但是她却能找到她父亲的尸首,并把他背到了江堤边,人们看到这个场景十分感动,认为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后来人们把曹娥背父出水得地方就叫做贺盘村。她的孝心同时感动了村里和村周围的父老乡亲,他们把曹娥父女进行了埋葬,同时在曹娥挑水的江旁建造了一座曹娥庙,造了她的塑像,尊她为“孝女娘娘”。因为五月初五是曹娥投江的那一天,于是很多人将端午节视为纪念曹娥的节日。
本文来自作者[人笑我痴]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210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人笑我痴”!
希望本篇文章《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每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