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与解题思路
历史 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题目灵活性大、客观性强,极少有评分误差和比较全面的考查功能,它能有效地考查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是标准化考试的优良题型。因此选择题是历史考试必备的题型之一。
历史选择题的结构分类有:简单型和复杂型、单一型和组合型、肯定型和否定型、排列型和组合型、比较型和分析型,还有材料观点型,这些类型考查的目的就是提高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素质。
中考中历史选择题频繁出现在试卷上的是人物选择题、时间型选择题、地名选择题、事件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复合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等。现在,我们对其中中考中常见的选择题型进行分析和指导。
题型一简单型(单一型):考查时间、人物、事件、历史地理的选择题。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这一学科必须真实地反映史实, 特别 是重要史实,这就离不开 历史人物 、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地理等。考查中学历史基础知识也必定离不开对历史时间、人物、事件的考查。
例题(2007?太原)目前,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 三国 同盟B.联合国
C.欧洲联盟D.国际联盟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简单型选择题,且这种题型直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首先认真阅读题干,找出本题考查的重点知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选项进行选择。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由此,可以判断本题的正确的答案为C。而其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题型二复合型(组合型、排列型):考查历史史实的选择题。复合型选择题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是把同类、相异的历史史实或认识按照一定要求组合排序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考生的理解辨析、归纳能力。
例题(2007?恩施州)周恩来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活动与他有关的是()
①参加中共?一大?②重庆谈判③在黄埔军校任教④红军长征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人物的主要历史活动。本题实质上是一道多选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参加了重庆谈判,曾经在黄埔军校任教,参加过长征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但周恩来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故①参加中共?一大?不符合题意。利用排除法,凡是包含①的选项不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题型三逆向型(否定型):考查历史史项的选择题。逆向选择题的题源很多,因为许多事情都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通常这类考题为了提醒考生,一般在?不同?、?不正确?、?不 准确 ?、?错误?等关键字词下打了着重号。尽管这样,还是许多考生按定势思维选错了答案。
例题(2007?徐州)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如何评价 日本 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逆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型选择题必须审清题意,注意关键词?不正确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是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而,D项?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不符合史实。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题型四图表型(表格型):考查历史地理、历史 文物 、历史事件的选择题。图表型的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给出直观形象的图示(或示意图)、历史文物(遗址)、表格,并配有文字;要求根据图表、图文回答有关问题,而且选择题是唯一的。它是激活考生思维的好考题。
例题(2007?河南南阳)下图是17701821年 英国 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认真的阅读题干和,从中获得解题所需的信息。观察,我们可以知道,1770年和1821年的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发生了变化,到1821年时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说明英国的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再结合选项,与英国工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就是英国工业革命。而A、B、D三项与英国的工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题型五材料型(阅读式)?考历史史料的选择题。材料阅读型的选择题一般考查考生对历史史料、历史文献以及有关历史文物与遗址的文字报道,和有关历史趣味的名言、谚语、史诗掌握了解的程度。这类选择题首先是解决阅读问题,读懂了、意会了,选择就会迎刃而解。
例题(2007?泰州)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D.自然灾害
?
解题思路解答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从材料中获取解题的信息。通过阅读题干所示的材料,可知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反映了当时商品贸易不振,工业发展萎缩,产品出现?过剩?,人民生活困苦。结合所学知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符合题意。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自然灾害不符合当时情况。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本文来自作者[公西静欣]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2098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公西静欣”!
希望本篇文章《中考中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与解题思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中考中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与解题思路 历史 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题目灵活性大、客观性强,极少有评分误差和比较全面的考查功能,它能有效地考查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