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然博物馆里的人体标本
1、看到展览标题,本来以为就是文字类的青春教育,认识身体,了解两性差异,教育自我爱护之类的,谁知道这么生猛!
2、本来一开始看稀奇,看得巨仔细,尤其是器官组织,跟初中科学融会贯通,看得很起劲。婴儿标本也是觉得没那么可怕,想想也不可能还原,确认都是真的。
3、但是后面看到骨架和大体老师们,真的有点害怕,而且我还看到了丝袜下的容颜,呜呜,历历在目了...标本都是有缝线、伤口、淤青之类的,所以肯定是真的啊。
4、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们,还是别看这个展了,我大学了,看了都还有点怵,谁青春期遭得住这视觉冲击啊。
剥制标本
把动物遗体的肌肉,骨骼,内脏和皮下脂肪等完全掏空,只留下体表的皮毛,鳞片和犄角,将皮毛鞣制后套在用树脂,石膏或玻璃钢等材料制成的1:1动物“假体”上,制作出的骨肉丰满的标本,主要用于哺乳类,鸟类和一些不适宜制作浸制标本的大型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标本的制作。
铸型标本
在动物管腔内注入可塑性的材料,待固化成型后去除多余组织器官,仅留下填充物所制成的标本(好像蛋糕脱膜呀),形态逼真直观,充分显示动物体中空管腔的真实形态(如心血管,消化,呼吸及泌尿系统腔隙和鸟类气囊腔隙等),可用颜色区分器官,能长期保存,是研究动物管腔形态结构的重要方法。
塑化标本
将新鲜动物尸体用福尔马林浸泡杀菌后,泡进丙酮溶液脱水、脱脂,用液态的环氧树脂、硅橡胶等把组织中的丙酮置换出来,再将标本整形,多次喷涂固化剂进行固化定型,使动物组织器官和整体形态仍保持其生前状态的标本,由于材质已经从有机体变成了“塑料”,塑化标本可长期保存。
透明标本
在动物器官的管、腔、窦中灌注填充剂,使组织呈透明状态,从而在保持器官外形完整的情况下清晰、直观地显示器官内部形态结构及血液供应的特点。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将铸型和透明标本制作过程相结合而制成铸型透明标本。
本文来自作者[冷安]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88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冷安”!
希望本篇文章《杭州自然博物馆里的人体标本是真的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杭州自然博物馆里的人体标本1、看到展览标题,本来以为就是文字类的青春教育,认识身体,了解两性差异,教育自我爱护之类的,谁知道这么生猛!2、本来一开始看稀奇,看得巨仔细,尤其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