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育并举
落实五育并举,学校五育融合中可以实施推进的8大融合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
一是课堂融合
在课堂上要融合多要素、融合多情景、融合多方式,让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整体样态。
二是学科融合
学科与学科之间要打通,跨学科的内容应该占到本学科教学时间的10%以上。每一个学科老师不能够只站在自己学科的角度来开展课堂教学,还应该兼顾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是课程融合
课程各要素要体现融合性,目标与内容的融合,实施与评价的融合,只有相互关联,水乳交融,才能形成一个体系化的课程状态。
四是文化融合
学校内部的各要素、各种文化,显性的文化、隐性的文化、管理的文化,教师的文化……这些文化要融合在一起,有整体观,有整体意识。
五是活动融合
学校各类活动之间要相互融合,相互协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六是知行融合
知识和行为要融合在一起。教育必须要体现实践性,不能全是大道理,要让孩子们去践行。
七是家校融合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充分沟通、充分协调,建立家校委员会,形成长效的沟通机制。
八是校社融合
学校和社区、社会要进行合作。开展社区进学校、学校进社区的双向互动活动。
生活化情景性活动及主题活动
开展“五育”融合的学生活动。要将“五育”融合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五育”融合素养,关键在于学生内在的吸收和转化。学校应重视学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
建立体现“五育”融合的评价新标准,包括学校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和教师评价标准等。学校应整体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的课程化表达与活动性落实,系统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协调考虑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相关问题等。积极探索将学生纵向学习的全过程与横向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整合起来,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突出评价的教育作用、推动作用、导向作用和贯通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五育”融合目标。教_要站在全面育人的角度从事教学工作,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本文来自作者[初阳]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839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初阳”!
希望本篇文章《落实五育并举》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落实五育并举落实五育并举,学校五育融合中可以实施推进的8大融合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一是课堂融合在课堂上要融合多要素、融合多情景、融合多方式,让课堂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