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伪装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三种。在自然界中,很多昆虫都是伪装高手,伪装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攻击,避免被天敌捕食;另一方面也为了捕食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保护色:很多昆虫通过长期演变,身体颜色与它生长的环境非常接近。当它停在那里不动的时候,就很不容易被人发现。比如菜青虫,它的颜色就跟青菜完全一样。通过自己的颜色蒙骗敌人,躲避攻击,使自己慢慢长大,最后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螳螂是利用保护色的高手,身体颜色会随着环境亚瑟的不同而变化,变成与环境近似的颜色。
拟态:就是模仿周围其它生物和环境的形态,将自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最典型恐怕要数竹节虫了。它们虽然看起来很可怕,其实都是 “素食者”,一点攻击能力都没有,保护自己的惟一办法就是“乔装打扮”。竹节虫有绿色的、褐色的,有的象竹节,有的象枯枝,还有的身上长满了刺。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找隐蔽的地方,也用不着逃走,只要呆在枝条间一动不动,就很难被发现。枯叶蝶也是拟态的高手,它无论是外形还是颜色,都跟一片普通的枯树叶没有什么两样,连叶柄、叶脉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见过枯叶蝶的人,都会为它们伪装的本领而惊叹不已。
警戒色:.与其它两种办法不同,警戒色不是为了隐蔽,而是为了吓唬敌人。这些昆虫通常会有非常鲜艳的颜色或者特别可怕的样子。有一种叫箩纹蛾的昆虫,展开翅膀后,上面的图案就像一张猫头鹰的脸,看上去非常恐怖。敌人看见后往往十分害怕,不敢靠近。
(资料来源于网络,在此谢谢原作者)
保护色都是与周围环境色彩相近的,让天敌看不清自己,从而保护自己。
而“有些昆虫(如某些毛毛虫)体色鲜艳 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反差大 也能很好的保护自己”,这种体色叫做警戒色,有警戒色的生物有的有毒,有的有刺,有的味道很差,它们通过这种明显的方式让曾经捕食它们的动物留下深刻印象,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终身难忘的预警信号。
baidu百科
警戒色
开放分类: 科学、自然、自然现象、生物学、动物学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毒蛾的幼虫,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其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这种毒蛾幼虫的色彩就成为鸟的警戒色。一些有毒箭蛙的体液常被涂在箭头上用以捕猎;胡蜂用它有毒的蛰针对其他昆虫发起致命的攻击;夹竹桃虽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这些生物对捕食者构成了威胁或伤害,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终身难忘的预警信号。
警戒色与保护色、拟态的区别
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识别,而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且具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据此可把警戒色与其他两者区分开。
本文来自作者[念梦]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762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念梦”!
希望本篇文章《昆虫有哪些伪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昆虫的伪装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三种。在自然界中,很多昆虫都是伪装高手,伪装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攻击,避免被天敌捕食;另一方面也为了捕食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