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中医病名。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症状,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本病为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发展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肺,但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主要为热在上焦,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气不化津,以致津气亏损,肺失濡养,肺叶枯萎。辩证有肺脏虚热和虚冷两大类,以虚热证较为多见。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凡西医学中某些慢性肺实质性病变如肺纤维化,肺不张、肺硬变等,临床表现肺痿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辩证论治。
肺痿的治疗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C
解析:麦门冬汤主治由肺胃阴虚,痰涎不化所致的虚热肺痿
。症状为咳嗽涎沫,短气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清燥救肺汤主治温燥伤肺证
。炙甘草汤具有滋养阴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功效,能治疗虚劳肺痿,症见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等
。百合固金汤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养阴清肺汤主治白喉
1,肺有燥热
邪热耗津,误治伤阴,导致肺燥津枯而成为本症状.
2,肺气虚冷
虚热肺痿日旧,或者大病之后,耗气伤阳,气不化津,肺失滋养而发本症状.
3辨证论治
虚热型
证见 咳吐涎沫,其质粘稠,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气急喘促,口干咽燥。舌质红而干,脉虚数。
治法 滋阴清热润肺。
方药
1.主方麦门冬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党参15克,麦冬12克,法半夏10克,山药18克,玉竹15克,石斛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百花定喘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2)蛤蚧定喘丸,每次6克,每日2次。
虚寒型
证见 吐涎沫,质清稀量多,口淡不渴,短气不足以息,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小便数。舌质淡,脉虚弱。
治法 温肺益气。
方药
1.主方甘草干姜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炙甘草9克,干姜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12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肺痿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本病多续发於其它疾病或经误治之后,津液一再耗损,阴虚内热,肺受熏灼而致。若病久伤气或肺中虚寒而致者,则表现为阳虚,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沫而无咳嗽。可伴有眩晕、遗尿等症状。
①肺叶枯萎所致的病证。一作热痿。《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弦,多涎唾。”有虚热、虚寒之分。虚热者,咳声不扬,吐稠粘涎沫,口干咽燥,气急喘促,形体消瘦,或见潮热,皮毛干枯,舌干红,脉虚数等。治宜滋阴润肺,清热生津,用举肺汤、元参清肺饮、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紫菀散等方。虚寒者,形寒神疲,唾涎沫,口不渴,小便数,舌质淡,脉虚弱等。治宜温肺益气,用甘草干姜汤,或人参、白术、茯苓等药。
②传尸之一种。《外台秘要·传尸方》谓传尸之疾气急咳者,名肺痿。参传尸条。
③指皮毛痿。《医宗必读·痿》:“肺痿者,皮毛痿也。”参见皮毛痿条。
本文来自作者[努力啊大初然]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72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努力啊大初然”!
希望本篇文章《肺痿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肺痿,中医病名。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症状,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本病为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发展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肺,但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