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基本规则之围棋胜负的计算,是以双方各自占有的交叉点多少来决定的。当一盘棋经过黑白双方互相战斗后,双方活棋的地界已经全部划分清楚,连双方棋子交界的地方一个空白交叉点也没有了。
1.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3.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着子完毕的棋局,采用数子法汁算胜负。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
黑白双方各自应当占多少交叉点呢?前面已经讲过围棋全盘共有361个交叉点,按理平分黑白双方各占一半,应为l80又1/2个交叉点。也就是说黑白各占l80又1/2子则是和棋。但是因为黑方先行走棋,可以抢到盘上好点,从而占得一定的便宜。为此经过对上千盘对局的综合计算,黑棋可以得到七个交叉点多一点的便宜。所以中国围棋规则规定在终局数子后黑棋必须贴还给白棋3手子,使双方都不至于吃亏。于是胜负的数字就成了:
黑棋=180.5+3.75=184.25子
白棋=180.5-3.75=176.75子
由于盘上不可能出现一方占有0.25个交叉点的可能,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和棋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只有在盘面上出现三劫连环时,才可判为和棋。
让子棋的还子有特殊规定。让子最少者为“让先”,相当让一子,是较弱方执黑先下,到局终计算胜负时不用贴还2.75子,即黑181子作为胜半子。其次有让二子、三子、四子……九子的-这类
让子棋由黑棋先在盘上摆上所受的子,再由白棋先行。计算时黑棋只贴还让子数目的一半。如让三子棋黑棋只要贴还1专子,这样,黑只要180.5+1.5=l82子。白棋则要179子就成了和棋。
其他让子的计算依此类推。
下面通过一个全盘实例来计算一下胜负。围棋教程
在双方都认为无棋可下了,确认终局后,就可以计算胜负了。
计算胜负的方法通常称为“做棋”。
第一步提掉双方围的空中不能逃出也做不活的棋子。图1—22中右上角两子黑棋、左上角两子白棋,中间偏右角的一子白棋。
第二步选择围的空较为整齐的一方进行计算。只要计算一方的子数就可以得出胜负。
第三步按说应将选择图l—22的黑方的空交叉点填满,再数一下所有黑棋子,即可得出黑占有的交叉点,也就是具体有多少子,也就知道了胜负。但为了方便起见把大块成方形的棋以十分单位,分别整理成整十数的形状,并将里面的黑子拿去.这就成了图l一23的样子。
第四步将一些不容易做成整十形的和整十形旁有缺口的地方填上黑子,使之完整。
最后,计算胜负。
图l一23做好的棋中有五块是10子,左下角一块是20子,共70子,再数一数棋盘上的黑子是110子,可以得出:
20+50+110=180(子)
而黑棋应为184.25子,于是l84.25一180=4.25子,所以这盘棋是黑负4.25子。
在做棋的过程中要注意:1\只需要作一方即可得出胜负2\尽量少交换黑白棋子来凑整块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块,不要贪多贪快,以免造成错误.
初学者开始做不好棋.不着急,慢慢来,先少做几块,再逐渐增加.时间长了,做多了就熟练了.
关于围棋的和棋问题
你说的这几种棋,多少还是有点区别的:
1、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棋盘交叉点和棋子的数量相对较少,变化也相对少。水平相当的棋手和局的可能性相当大,即使是在国家级比赛当中也常有和局。即使国际象棋比赛也一样经常有和棋!
2、跳棋起源于英国,主要围绕棋子行进路线的选择双方博弈,变化是几种棋类中最少的,和棋也很常见。
3、五子棋起源于中国,在日本发展较快,难度并不高,和棋是常事,高水平的棋手棋盘用光了,也没分出胜负很常见。
4、这里来着重说围棋,这是中国的国粹!现在棋手主要在中、日、韩三国之间。
围棋曾在日本发扬光大,比如上世纪50~90年代,基本是日本棋手一统天下,有很多超一流九段棋手如赵治勋(台湾旅日棋手)、林海峰、小林光一、加藤正夫等。但提到围棋,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在围棋界赫赫威名的人:吴清源。在围棋新布局时代(大约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吴清源到日本学棋,并且横扫日本棋坛,吴清源和木谷实九段共同创立了围棋新布局,当时日本的一流高手基本被吴清源从分先降级为让先,特别是和本因坊掌门秀策的对局,堪称世纪对局,尽管秀策的弟子前田陈尔想出妙手,但吴虽败犹荣。吴后来由于身体和年龄原因,逐渐退出棋坛,但他在巅峰时代的围棋水平,无人超越,按古人对围棋水平的划分来看,吴属于8品入神~9品坐照之间!
80年代末期~90年代,藤泽秀行、坂田荣男等后辈棋手,逐步统治了日本棋坛。
90年代,中国的聂卫平九段在对日围棋擂台赛中连战连胜,先后击败小林、加藤、藤泽秀行(日棋圣),终于将围棋这这本属于中国的国粹,重新拿回了制高点!
90年代末,韩国棋手异军突起,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等棋手多次在世界比赛中击败中国、日本一流高手,最终夺冠。
当前,中国的常昊、罗洗河、古力等年轻棋手水平也突飞猛进,一大批年轻棋手也在不断进步,现在基本是中、日、韩三国鼎立。
围棋棋盘纵横19路,共361交叉点,易学难精。要求棋手不仅有强大的棋力,还有有良好的大局观和个人思想修为(李昌镐被称为‘石佛’,就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力量和境界),围棋素有“千古无同局”之说,和棋,只听过传说(日本古代的呕血之局)中有一次。
下围棋,中国象棋、跳棋、五子棋双方做到最好,毫不失误,会下成平局吗?
和棋就是属于理论上公认的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和棋就是平手了。没有输赢。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1、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扩展资料:
比赛规则:
一、摸子、落子、纠正错误
1、触摸自己方面的哪个棋子,就应走哪个棋子,除非所触摸的那个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2、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3、先触摸自己的棋子,后又触摸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后者,别的棋子也无法吃掉后者。另行走子。
4、先触摸对方的棋子,后又触摸自己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后者必须吃掉前者,无法吃掉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前者,均无法吃时,必须走动后者,后者也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5、同时触摸双方棋子,处理顺序同第4点。
6、摆正棋子必须事先争得对方同意,而且只能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进行,否则以摸子论处。如系明显误碰某个棋子,不作摸子论处,
7、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
8、纠正先后走颠倒或棋子被意外挪位等错误,应及时进行,局后不受理。
二、计时
正式比赛,采用具有两个钟面的专用计时钟,分别累计双方的走棋时间。赛前明确规定第一方在一定时限内必须走满一定的着数。对局双方必须在走棋后,方可按钟。忘了按钟,裁判不予提醒。根据比赛性质与规模,并有利于比赛不致出现封局,可选用以下几种计时方案。
1、第一时限,每方在90分钟内必须走满40着。以后每15分钟内必须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2、第一时限,每方在60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以后每10分钟内必须走满10着,直至对局结束。
3、第一时限,每方在10分钟内必须走满40着。以后每5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直至对局结束。适用于快棋赛。
4、每方每5分钟内必须走满30着,直至对局结束。适用于快棋赛。
5、每方时间包干使用,不计着数,先超时者判负。
本人仅对围棋聊一些看法
围棋可以下成和棋,不过出现的概率非常小,并非是双方不失误,而是必须下成特定的死活形状。
至今为止的世界顶尖高手与电脑对弈,电脑要达到形同水平一步棋需要3万年,而一局棋基本需要200-300歩,而现在世界顶尖的高手也不能确保每一步棋能下到最好,所以说首先每步棋毫不失误更无从说起。
加上围棋和棋需要特定的死活形状,就更不容易了。
但是古往今来,高手间出现和棋还是不少的,所以说和棋并非说是双方失误与否,而完全取决于对弈时局面的特定发展一种结果。
另外围棋中并非只有一种下法是双方不吃亏,换句话说,可以达到双方不吃亏的下法有很多种,就看对弈时棋手的选择,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毫不失误,因为多数情况下没有一步棋是必须下在哪里的。
至于其他棋类,相信多少也有类似的情况。
所以说和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棋类千变万化,所谓的毫不失误就有些牵强。
本文来自作者[堵铁磊]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58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堵铁磊”!
希望本篇文章《围棋的胜负计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围棋的基本规则之围棋胜负的计算,是以双方各自占有的交叉点多少来决定的。当一盘棋经过黑白双方互相战斗后,双方活棋的地界已经全部划分清楚,连双方棋子交界的地方一个空白交叉点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