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500字,你就介绍一本书吧,介绍《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它是以辞典形式编排的巨型参考工具书。现代百科全书扼要概述人类过去的知识和历史,并着重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它编收各学科或某一学科的专门述语、重要名词等,分列条目,并较详细地、系统地叙述和说明。条目释文长短不一,视具体情况而定。每条署名作者,重要条目并附参考书目。现代百科全书始创于1751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狄德罗,以后世界各国都相继编辑出版。著名的如《美国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世界大百科事典》等。百科全书按收录范围也可分为综合性的和专科性的。综合性的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专科性的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等。采用词典的形式编排,收各科专门名词、术语,分列条目,详细解说,比较完备的介绍文化科学知识。由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也有专科性的百科全书,如医学百科全书、工程技术百科全书等。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中国汉初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中文“百科全书”一词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近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者是法国学者D.狄德罗,以他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于1751~1772年编纂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18世纪~20世纪,英、德、法、意、苏、日,西等国相继编纂出版了一批权威性的百科全书,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世界大百科事典》等。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大多按字顺编排,突出工具书的检索功能,并采用小条目主义的编纂思想。注重百科全书教育功能的则采用大条目主义。修订的方式有再版制、补卷制、出版年鉴和连续修订制4种。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偏重古文史。自1978年起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计74卷,历时15年,于1993年8月全部出齐。并于2009年出版了第二版。[编辑本段]起源一、西方的百科全书起源于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西方百科全书的始祖.他们通过讲学记述当时已有的全面知识.古罗马的瓦罗(Marcus TerentiusVarro)编写的《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 libri IX)和《圣俗事物古迹》(Rerum divinarum ethumanarum antiquitates)等著作均属百科全书性质.罗马时期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是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博物志》(Historia naturalis).此书为分类的知识选集,对后世百科全书编撰的影响达1,500年之久.中世纪前期较为著名的百科全书-- 英克拉斯(HonoriusInclusus)编著的《世界宝鉴》(Imagomundi),广徵博引,编排完善,为前人所不及.中世纪最重要的百科著作是博韦的樊尚(Vincent ofBeauvais)编的《大镜》(Speculummajus).全书近10,000章,共80卷,是18世纪前期篇幅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1559年,德国编纂家斯克利赫(PaulSca在巴塞尔(Basel)出版一部《百科全书》,首次用此词作为书名.17世纪、18世纪培根(Francis Bacon)的《伟大的复兴》(Instauratio magna, 未完成)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影响极大.其贡献是为百科全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合理的知识分类体系.英国哈利斯(John Harris)编的《技术词典》(LexiconTechnicum, 1704)已具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因素.钱伯斯(EphraimChambers)创立的参见系统被认为是采取现代百科全书编辑技巧的先驱.狄德罗(DenisDiderot)和达朗伯(d'Alembert)主编的《百科全书》(Encyclopedie;1751-1765)规模宏伟,具有历史意义,比同时期的其他工具书更具影响力.该书第一卷出版后曾受教会指责与官方非难,但却得到民间支持.狄德罗的贡献在於适应法国日益高涨的革命精神,点燃人们的思想火花.《大英百科全书》於1768年、 1771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初版,以后各版逐渐完善,已出至第15版.布罗克豪斯(ArnoldBrockhaus)适应德国人需要,所编出的第一部《社交词典》(Konversations-Lexikon, 17961811),成为西方世界后来出版的至少半数百科全书之典范.其特点是选收范围广泛,条目简短,事实充分,并以材料精新见称.法国人拉鲁斯(Pierre Larousse)在百科全书编纂方面颇有创新精神.《拉鲁斯百科全书》声誉很高,特点是文字通顺流畅.韦伯斯特(Noah Webster)著的《美国英文词典》(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EnglishLanguage)实质上是一部百科全书,与《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和《拉鲁斯百科全书》一样,是画时代著作.《苏联大百科全书》(Bolshayasovetskaya entsiklopedya)於19261947年初版,共65卷;第2版51卷,现已出第3版,30卷.《大美百科全书》在《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第7版基础上编成,采取连续修订体制,获得很大成功.西班牙《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Espasa,1905197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主体部分80卷.《意大利百科全书》(Enciclopediaitaliana,1929-1936)素以插图精美和学术性著称.20世纪以来,出版了百科全书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希腊,匈牙利,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瑞典,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立陶宛等.二、东方的百科全书中国编撰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不同於现代西方的百科全书,类书基本上是重要文献的选辑,分类编排,主要是供仕途举子采缀参考而编,有的还带有某些辞书成分.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类书是西元220年由魏文帝主持编撰的《皇览》,现已散失,后来编撰的著名类书还有杜公瞻编的《编珠》,欧阳询编撰的《艺文类聚》100卷,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徐坚等人编的《初学记》.宋朝李昉奉宋太宗命组织编修《太平御览》,后来经重修曾改用活字版印刷.《册府元龟》(1013 )著重历史和传记内容,篇幅之大几与《太平御览》相当.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1292)於1267年编撰的《玉海》,是一部重要的百科著作,1738年曾重印,共240卷.明初编成的《永乐大典》,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22,937卷,可惜大部分都已散失.1963年影印出版了残存的730卷.明代王圻父子所辑《三才图会》106卷,插图丰富.清康熙年间奉敕修撰的《佩文韵府》及其补篇《韵府拾遗》,是中国文学百科全书.其他敕撰的类书还有《骈字类编》和《子史精华》.1726年陈梦雷等编的洋洋巨篇《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包罗了中国的全部文化遗产.清代的其他类书还有∶汪汲的《事物原会》(1796),陆凤藻的《小知录》(1804),陈炜的《经传绎义》(1804),王承烈的《齐名记数》(1806),戴兆春的《四书五经类典集成》(1887),魏菘的《壹事记始》(1888),刘可毅的《九通通》(1902).中国第一部现代百科词典是民国初年陆尔奎主编的《辞源》(1915).日本自德川时代已出现受到中国影响的类书.现代类型的百科全书出现於1926年以后.主要的有∶《大百科事典》(28卷,1931 1935),《国民百科大辞典》(15卷,1934 1937)和《世界大百科事典》(24卷,1955 1968).1972年开始出版《大英国际大百科事典》(28卷).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伊本古泰拜(Ibn Qutaybah,828 889)编撰的《传统菁华》(Kitab Uyunal-Akhbar).他引用传统的格言,史实和古诗歌来解释所述的事物.伊本阿卜德(Ibn Abd Rabbih ofCordoba)改进伊本古泰拜的著作,编成《珠鍊》(Iqd).波斯学者夸里兹米(al-Khwarizmi)於975 997年编的《科学之钥》(Mafatihal-Ulum),分为本国知识和外国知识两部分.埃及历史学家安努韦利(an-Nuwairi)编出马木路克时代最著名的百科全书《文艺知慧之的》(Nihayat al-arab fi funun al-adab),全书近9,000页,1923年出合卷本.於18761900年间黎巴嫩的布斯塔尼(Butrus al-Bustani)及其子编著《百科全书》(Dairat al-maarif),19231925年出第2版,1956年出第3版.1955年阿伯特里哈尼(Albert Rihani)出版单卷本《阿拉伯百科全书》.,注意,有内容不要自己删去啊
本文来自作者[蒙秋梓]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553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蒙秋梓”!
希望本篇文章《百科全书派解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要500字,你就介绍一本书吧,介绍《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它是以辞典形式编排的巨型参考工具书。现代百科全书扼要概述人类过去的知识和历史,并着重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它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