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喜欢赶潮流,追时尚,有时不管这种潮流和时尚健康与否。目前在全国城市愈演愈烈的“养狗热”,就是追赶“潮流”和“时尚”的一种典型表现。有些人
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神魂颠倒的程度,在他们心目中,“悠悠万事,惟狗为大”。
前天有报道,山西离石前几天两条狼狗将一个9岁小学生活活吞噬。前些日子,云南、山东、福建、北京、深圳等地均有多起因狂犬病致人死亡的报道。6月,卫生部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称,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在各种法定传染病中名列第一……这些实例仅是城市养狗所带来的种种危害的点滴,但它已足以让我们警醒:现在是该给城市“宠物热”降温、遏制宠物过快增长的时候了!如不及时采取坚决而又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任其盲目膨胀,再过几年宠物必将成为城市人类的灾难,那时再来整治不仅无法弥补已造成的损失,而且事倍功半。
现在我国城市的“宠物热”,特别是养狗热所带来的危害和危险已经十分明显:
其一,增长速度太快。
据报道,北京市区目前有宠物至少100万只,全国至少有一亿只。深圳10万个养狗户中,40.67%养2只。专家预测,未来5年全国“宠物”将增加5倍,也就是说将达到5-6亿只,而目前的城市人口才5.6亿。试想,当城市人狗各半的时候,那人类还能居住吗?城市养狗在我国不过一二十年,但现在大有赶超有几百年城市养狗历史的西方国家之势。这种事情上的“高速度”和“世界第一”绝对不是好事。
其二,消耗的资源太多。
宠物,是要吃喝拉撒睡的,是要生老病死的,它们是纯粹的资源消费者,除了供人类消遣外不能创造任何有价值的物质。试想,1亿只宠物一年要消耗多少食物,5亿只宠物一年又要消耗多少食物?据报道,到2003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宠物医院就有10万所,光建设这些医院和花在宠物身上的医药费该有多少。什么“宠物之家”、“宠物中心”以及与宠物有关种种机构,比比皆是,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为了显示宠物的名贵、高等级和在宠物排行榜上有名,有些人不惜花大钱购买从美国、德国、俄国、韩国等外国引进的什么“萨摩耶”、“边境”、“柯基”、“拉布拉多”、“史宾格”、“约克夏”、“雪纳瑞”等名种。一条狗登记费在广州就至少6000元,深圳5000元,昆明3000元。
我国经济虽然有很大发展,城市人民生活普遍有提高,但我国毕竟是个发展中大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许多家庭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而我们把大量资源用在发展宠物上,这符合我国国情吗?我们于心能安吗?
其三,给宠物太多的恩宠。
宠物,特别是忠心、乖巧的宠物狗,养久了,主人与之产生感情,这是自然的事。问题是,现在人类对宠物狗过分宠爱。不仅喂养,陪遛,洗澡,美容,铺床叠被,不少主人还和宠物睡一张床,真是“亲密无间”。
我的一位朋友,每天下班回家西装没脱,第一件事就是和狗拥抱、互舔,他的夫人眼泪汪汪地说:他从来没有那样对我,难道我还不如狗?显然,人与狗的感情已影响男女主人之间的感情了。
我的另一个朋友,他家的狗被另一家的狗咬伤,女主人为此哭了好几场,最后把它送到北京最高级的宠物医院——北京农业大学宠物医院治疗。一进去就交3000元入住费,每天病房费100元,简直比司局级干部的标准还高。主人每天再忙也要到医院探视或电话询问伤势。
现在,许多老人得不到子女应有的关爱,许多病人也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他们得知宠物受到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定感伤万分。
其四,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
如果你晚上在马路行走,不小心踩上一脚狗屎,那你一定要腻味好多天。但现在就是有少数养狗人很不自觉,让狗在街上随地拉大便而又不清除。
住宅楼明文规定不准养狗,但现在有不少人就是明知故犯。狗和人同乘电梯上下,有时狗叫还影响四邻。
宠物身上有虱、蚤、螨等寄生虫,能传播到人体。宠物密度太大,会影响空气的清洁度,宠物的疾病会通过空气传染给人类。有些养宠物的人家,不注意清扫,室内骚臭难闻,这样的环境住久了人会生病的。
有些人对年老或有病的宠物一弃了之,任其在公共场地游荡。
现在对公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威胁是狂犬病。狂犬病致死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05年深圳被宠物咬伤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39292人,其中被狂犬咬伤的为20613人,占病例的52.5%。福州市2004年到防疫站就诊的人数为3900人,2005年为4300人,今年上半年就达69000人。专家说,狂犬病潜伏期很长,一旦得了狂犬病,很难治好。
有一位专家警告说:宠物是埋在人们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
其五,劳神费力,影响工作。
古人说,“玩物丧志”。这话,可能宠物爱好者不爱听。但劳神费力确是事实。从宠物吃、喝、拉、撒、睡,到保健、美容、“征婚”……样样操心,能不耗费精力?因被宠物拴住,连到外地出差都不自由,能不影响工作?客观地讲,现在城市养宠物的人并不都是退休人员,身强力壮的少男**们有的是;养宠物者也并非都是富人,衣食无忧的普通人也为数相当多。
有人说,养宠物是个人的爱好和自由,别人不应说三道四。我认为这不单纯是个人的事,宠物成灾,会殃及公众多数的利益,人们当然有权发出不同的声音。
有人鼓吹,“宠物经济”已成为我国有一定规模、有完整业链的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有“10亿商机”,能为大批人提供就业机会。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不能凡是有市场、能就业、能赚钱的东西都放手发展,要权衡利害。就像黄赌毒,也有市场,也能解决一些人的生计问题,我们能不管不问吗?
也许有人会问,外国城市能养宠物,中国城市为什么不行?我认为,国情不同,不应向某些西方国家看齐。我国人口多,城市人均空间小,加上管理落后,我们不具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那样的承受能力。
在城市里,只有生活孤独的老人,身体不好、精神苦闷的人养宠物作伴,才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只有在不影响公共环境、不干扰他人生活的条件下养宠物才是可以接受的;只有单门独院或郊区的私人住处养宠物才是可以允许的。在闹市区和住宅楼里决不应该养狗。
要对城市“宠物热”降温,光靠媒体上发发议论是不能奏效的。政府必须重视并摆到工作日程上,社区和媒体也要积极配合。在整个社会要造成像控制人口一样控制宠物的氛围。作为首都和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市应该率先垂范。
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 故事 ,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 方法 。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中外名人创业成功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中外名人创业成功故事一鞍山岫岩80后小伙靠修脚创业,9年开了十家连锁店
80后王征靠修脚创业,9年开了十家连锁店
朋朋修脚店的鞍千路分店,近日正式开业,这是其在鞍山地区的第十家分店。这一天,对来自辽宁鞍山岫岩的80后小伙王征来说意义非凡。这个年轻的创业者,用9年多时间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尽管有挫折与失败,但他始终不曾放弃,凭借一把柳叶刀,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
艰难开局
1985年出生的王征来自岫岩石庙子镇石佛村,初中没读完就辍学的他,曾经做过押运员,也在街头发过传单。后来王征应征入伍,在部队,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凭借这股勤奋劲儿,他成了班里的思想教员。
退伍之后,王征曾纠结是回家乡养鸡,还是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我曾患过脚疾,很痛苦。后来经过治疗,康复了,那时候我就开始注意修脚这个行业了。但在家人看来,修脚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听说王征要靠“摆弄脚丫子”挣钱,乡里乡亲的闲话可是没少说。
2007年,刚结婚不久的王征向父母提出到鞍山开修脚店。“虽然他们是不赞同我的,但还是给我凑了3万块钱。”王征说,带着这3万块钱他只身来到鞍山,租下一个不起眼的门店开始了艰辛的 创业之路 。
5元、10元、20元……这是当时王征平均每天能挣到的钱。近一年时间下来修脚店只盈利500元钱。为了节省开支,他连续数月每天只吃土豆白菜。后来妻子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来和他一起生活,三口人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每天入不敷出的状态让王征几度想要放弃。“那时候亲戚朋友都不敢接我的电话,就怕我跟他们借钱。”王征苦笑着说。
第一桶金
支撑王征坚持下来的,是一次难忘的修脚经历。
2007年末的一天,王征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想让他上门修脚。那是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因患严重的甲沟炎已经连被子都无法盖严。王征小心翼翼地去甲、清创、上药,整整40多分钟。待一切处理妥当,老人终于可以盖上被,安稳地休息。
凭着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小店客源开始多起来。到2008年末,王征的修脚店盈利5万余元,这是他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为了树立品牌,王征随后加盟了大连朋朋修脚,此后的生意愈加兴隆。与此同时,王征的许多年轻同乡也纷纷投奔他,希望一同实现创业梦。
2009年,王征开了第二家分店。虽然也经历了一段“赔本”时期,但很快扭亏为盈。就这样,经过9年的“摸爬滚打”,王征的修脚店从最初一家发展到十家,遍布鞍山各城区,并正在向海城、辽阳等地发展。所有店铺的营业总额也在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几万元,增加到近300万元。
公益之路
这些年,王征在摸索创业的同时,也将目光投注于公益事业。
2012年,王征带着自己的团队走进了敬老院,义务为那里的孤寡老人修脚,并送上崭新的袜子。起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在“作秀”,然而,他们每个月至少一次走进敬老院、社区,义务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残障人士修脚,几年来从未间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公益理想。
今年3月,王征带着他的创业经历,去北京参加了中国沐浴行业交流会,得到与会领导的认可。其间,王征与来自全国的19名修脚从业者,获评“中国修脚大师”称号,成为行业新秀。“这是我创业路上的又一次提速,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修脚行业一定会越走越宽。”
那个曾经纠结于回乡养鸡还是坚持梦想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沉稳、自信的业界翘楚。
中外名人创业成功故事二福建80后小伙开宠物店追逐梦想的 创业故事
天生的“宠物爸爸”
林锦捷从小喜欢小动物,小学就当起“宠物爸爸”的他养过的宠物宝贝数量已经数不清了,种类从最初级的小金鱼到最常见的猫狗再到较个性的蜥蜴、大型鹦鹉,“宠物爸爸”的 经验 丰富。
与林锦捷对宠物充满了爱截然不同的是他的父母极其反对他在这些小生命身上花时间,父母甚至偷偷把宠物送人,但是林锦捷总是掏光身上所有的钱再一次带小宠物回家。
“狗爸爸”变身疯狂打工仔
“每天下班之后骑着电动车去遛狗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日子。”在林锦捷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的两年多时间,他都身兼多职,为创业做贮备。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林锦捷对自己的期待远不满足于此。他跟父母陷入了无声的斗争,父母不愿给他创业基金,他只能靠打N份工来积攒,货车司机、搬运工、快递员都曾是他的身份,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做3份工作。
两年后,他带着他的第一笔创业基金开了第一家宠物店。
宠物小店1.0 逐梦
第一家小店在塔头附近,沿街却只要1000元左右的月租,由于资金有限,林锦捷的第一家宠物小店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店面比较旧,里面没有任何区域分割,一进门就是浓浓的气味。”
初次创业的林锦捷没有任何经营的经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省钱。为了采购有营养又能让毛色发亮的食物他每天一大早就上市场,雇不起员工的他不仅负责了宠物的美容,还要做育种、接生。在狗狗的生产期临近的时候,他还得24小时吃喝睡在店里,以保障狗妈妈 安全生产 。虽然小店环境不吸引人,但是年轻老板的投入与认真,还是为小店带来了回头客。在经营了几个月后,小店基本能保持每月上千的盈余,但是付出的就是林锦捷的每一个清晨和黑夜。
背负生活的压力,林锦捷的宠物小店无法纯粹,盈利变成了经营的第一目标。一年半后,虽然小店经营稳定,但是位置和环境受限让经营无法做出突破,再三思量林锦捷选择了关门。
宠物小店2.0 圆梦
关掉第一家店后,林锦捷没有再仓促的选择好地点重开宠物店。正巧这时他的表哥从深圳回来,在表哥的鼓动下,他加入了表哥的 创业项目 ,这三年的工作中,林锦捷不断学习提升,充实自己。三年后,他有积蓄了,心中开一家宠物店的梦想依然还在,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关于这间店的方方面面他有了全面的规划。
1、选址明确。这一次林锦捷将店址选在了五四北的富人区,这边大多数人家都养宠物,而且不止一只。在于福州“遛狗群”的交流中他也得知这附近有一块极好的遛狗场地,可以说这附近的“顾客”很多,而且具有消费能力。
2、主打温馨牌。这一次林锦捷手头有相对充分的资金,能将心中的设想一一实现。走进他的旺财小宠就会发现有一层玻璃将宠物隔离在另一个区域,这使得店内的空气质量大大提升。在等候区摆上了沙发、茶几,让主人在等待自家小宝贝的时候能够更惬意。
3、只做专业的事。与第一次的盲目、瞎忙不同,这一次林锦捷对小店的定位更清晰。他熟悉宠物相关产品,擅长宠物美容,他就只做这些,将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
宠物店一直是林锦捷的梦想,从三年的前的“向钱看”到现在的“追求品质”,他完成了从逐梦到圆梦的转变。梦想跟现实的距离有多远呢?“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或许就能一步步地拉近。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中外名人创业成功故事相关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伯育柯]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529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伯育柯”!
希望本篇文章《城市养狗有什么害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国人喜欢赶潮流,追时尚,有时不管这种潮流和时尚健康与否。目前在全国城市愈演愈烈的“养狗热”,就是追赶“潮流”和“时尚”的一种典型表现。有些人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神魂颠倒的程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