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有三点是电子书代替不了的:
一是无法纸质书的手感、油墨感、翻阅感这种心理感觉;二是做记号不那么随意,回头翻阅不那么方便;三是缺乏痕迹,书架上一排书排列不齐,有很多因为翻阅而有了印记、污损和毛糙,有的里面写了一堆文字,有的侧面变色,这都是痕迹,一看就能带来很多回忆。
以上三点构成了纸质书的整体舒适感,读书对人们来说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时间是最稀缺的,所以在纸质书的价格和空间等优势远无法同时间成本相提并论时。周末早上醒来,冲一杯茶,坐在窗前就着上午的阳光,翻开书,让自己进入另一个时空,精神在远途中获得无比的自由。如今的社会压力,吞噬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时间是远远不够,且永远不够的。
所以在难能可贵的自由时间里享受生活,当然要做质量更高的选择,所以人们会选择纸质书,对爱书的人来说它优越之处对享受宝贵时间的品质提升,要远大于其负面的影响。
电子书最终会取代纸质书吗?为什么?
电子书不能代替纸质书,原因有以下几点:
1、虽电子书方便随身携带,但在看完电子书之后读者会很快忘记,没有纸质的书印象深刻;
2、电子书对人的眼睛伤害很大,平板也加重了青少年的近视程度,许多青少年在很小的时候近视度数就已很深;
3、电子书有携带方便的好处,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信息,但是电源问题是电子书的局限,且电子产品未知的风险很大,可能会因电子产品的质量与某种原因而丢失,造成重大损失,而纸质的书则避免了这一点,且现在重要的档案仍是纸质保存;
4、读者读纸质的书更容易接受知识,也更容易在读书时感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所以电子书不能代替纸质书。
纸质书会被削弱,但不会被代。
这些年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和各个读书应用的逐渐成熟,用户已经逐渐开始习惯于花一些“阅读豆”买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在IPad或手机上阅读。但看电子书的阅读偶尔会有分心,和在线教育产品一样的是移动端阅读被微信微博等切断成平均少于15分钟时间碎片,导致了阅读体验的下降。
纸质和电子书有着不同的使用场景,更多程度可以是优势互补的。例如在等地铁或高铁上的时候,手机信号往往不是很好这时候之前下载好的电子书就可以派上用处了:等待时候翻上几页,不失为一种碎片时间合理利用。但是电子书要求读者长时间看着屏幕,尤其是有轻微远视的用户会很容易产生疲惫而被打断,因此会无形中“催促”使用者快速阅读。读书本身是一种慢体验,电子书的阅览往往会无意中造成一些“消化不良”的反应。
纸质书的应用场景往往是闲暇的下午,点上一杯绿茶,看着静静地看完一本书写一些随笔。很多习惯于看电子书的用户仍旧认为纸质书的触感更让人容易融入期间,“有读书的感觉”。接受了数十年纸质媒介的网络深度用户们,对获取知识的最原始形态依然存有好感。正因为纸质书的“慢”,阅读体验会得到不小的提升,加上书籍电商的成熟性价比也不低。让人颇有感触的是,身为互联网城市的杭州,坐落了数十年的浙江图书馆鲜有受到冲击仍然人气十足。
互联网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可以反映在很多细分场景上效率的提升。例如我在洛杉矶傍晚开车出行路上往往会遇到不逊色于北京的堵车,心情烦躁的时候听歌也很难获得愉悦:这时候用语音读书APP听上一本书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开车的时候能分配给“读书”的精力最少所以APP最适合,等车的时候稍多因此看电子书,而纸质书则是在闲暇时间全身心投入的阅读享受。纸媒更多程度上,比起竞争更应当迎合读者不同的需求,来稳住一席之地吧。
本文来自作者[千山]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509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千山”!
希望本篇文章《电子书无法取代纸质书的三个理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纸质书有三点是电子书代替不了的:一是无法纸质书的手感、油墨感、翻阅感这种心理感觉;二是做记号不那么随意,回头翻阅不那么方便;三是缺乏痕迹,书架上一排书排列不齐,有很多因为翻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