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原文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字词释义
1·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2·侧:侧面。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6·缘: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8·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识和面目 是什么意思
“不识”是认不清、不能辨认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诗人先很真实的写游山所见,展示庐山的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之多变的瑰丽险峻的姿态,接着顺势进行借景说理:如果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就会各不相同,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堪称是奇思妙发,使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无穷、驰骋想象的空间。
人生哲理:
人因为所处的地位、眼界、格局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识:认清
面目:真相和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
[ 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解释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 出自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例句 ]: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 语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本文来自作者[是园园吖]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409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是园园吖”!
希望本篇文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原文《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