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比例尺知识点:
1.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 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2. 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例尺和 放大比例尺。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 比例尺还可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3. 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练习题:
1、( )和( )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 ):( ),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4、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行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主要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线段式.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扩展资料:
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计算方法
如果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么原比例×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那么原比例×1/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1/n;那么原比例×(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会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的大小所放映的地图详尽程度。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通常就把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用公式表示为:ε =0.1 m(其中ε为比例尺精度,m为比例尺的分母)。
确定测图比例尺的主要因素是在图上需要表示的最小地物有多大;点的平面位置或两点距离要精确到什么程度,为此就需要知道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
因此,把地形图上0.1mm所能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用公式表示为:ε =0.1 m,m为比例尺的分母。
比例尺精度的作用:
根据比例尺精度,不但可以按照比例尺确定地面上量距应精确到什么程度,而且还可以按照量距的规定精度来确定测图比例尺。
例如:测绘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地面上量距的精度为0.1mm×1000=0.1m;又如要求在图上能表示出0.5m的精度,则所用的测图比例尺为0.1mm/0.5m=1/5000。
本文来自作者[芷雁]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39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芷雁”!
希望本篇文章《线段比例尺知识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线段比例尺知识点:1.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 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2. 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根据实际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