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辣妈育儿丨我为什么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十一假期回老家,恰逢阳宝姨奶奶家玉米秋收之时,正好赶上趟儿的阳宝第一次切切实实的感受了一把大自然的?丰厚?。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整车整车的运送,农户们的身影在田地里穿梭,他们的喜悦之情仿佛就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从脚底蔓延到心间。
让孩子真实的接触和感受大自然是我期盼已久的机会,我甚至希望有机缘可以让阳宝在农村或大山中住一段时间,感受自然万物的灵性、生机和博大。这次能带阳宝一同参与?掰玉米?,既如了我的心愿,又着实让小家伙兴奋不已。看阳宝认真的样子,是不是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呢?
想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想法源于我自身成长的缺失我的成长过程中很少亲近自然,也很少接触体力劳动,过着商品化、快捷化、直观化的城市生活,对赖以生存的事物本源认知似是而非。
我的父母不辞辛苦的为我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对我身体、情感、意志的培养,学生时期不让做家务、不让玩太久,是为了?节省时间?让我更多地?学习?,以便以后有个?好前途?,这其实恰恰缺失了最原始、最质朴的自然教育。
这种意识是我到基层工作后渐渐形成的,我认为孩子直观、真实的感知自然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很多父母出于心疼孩子,多数时间让孩子待在钢筋水泥、高楼深院构成的封闭空间中,几乎每天在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亲密接触,与大自然的接触甚少。
即使上了学,学校也就是几间房子,到处是围栏、铁门,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很少组织他们到校外切身感悟大自然。尽管这种方式减少了孩子意外受伤的几率,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一出生见到的就是经过加工过的风景,对各种花鸟虫鱼的认识也大多是从书本上获得的,越来越远离蓝天、阳光、植物、动物等大自然因素,认不出各种花草的名字,不敢接触动物,对大自然的感觉很陌生,很迟钝,甚至很胆怯。
亲近自然是孩子心智成长、情感培养的需要。经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心智是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的序列发展的,而且孩子是充满灵性的,他们天生就能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交流?,从中获取丰富且生动的信息量,这种最自然的学习成长方式是其他方式是无法匹及的。
但有的时候,大人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价值观传输给孩子:小狗会咬人,泥土很脏,虫子好可怕。这些负面的信息不断的重复和灌输,往往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或是发展出不健康的恐惧心理,所以这种信息的传递无论是从心智成长和情感培养都十分不利。
亲近自然还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洞察力。大自然里充满丰沛的资源,不同年龄的孩子所体验的感受均不同。带孩子来一次远足、经历一次劳动,每一次与自然接触的经历都可磨砺小孩的意志。
或到居家附近的公园、山上、河边等地玩耍,让孩子闭上眼睛,倾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鼓励他寻找声音的来源。
另外,也可以带着他用双眼观察自然,看看云、雨、雪的变化,带他上山体验第一次看日出、日落的经验,或是看看花开花谢,听听孩子讲述他眼里的自然。
亲近自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培养孩子的怜悯心。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肢体的孩子会在下意识中知道自己必须经历生命中的劳苦,同时在心灵深处持续准备练习受苦,于是形成悲天悯人的能力,所以进行劳动对孩子情感的培养很有益处。
有心理学家就曾经呼吁:?上100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因为知觉的深度与饱满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孩子的心智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块土壤是否肥沃和宽广,也只有大自然的广博和丰厚能给予。
在结尾,我想起老人常说的一句话,?五谷不识,四肢不勤?,生活在便捷的城市的我们,忽略了生存之本,很难不怠惰成性,但面对我们下一代的成长,这种脱离于生活的根本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阳宝妈妈
公众号:辣妈原创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何跟孩子做自然观察,阅读大自然
12种亲子活动,让孩子更亲近大自然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孩子在大自然中游戏永远也玩不腻!我家的双宝2个月大时,就常常推他们出去散步,现在1岁半了,除了户外活动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也发现当孩子接触大自然时,永远是最开心的时刻。曾有研究显示,孩子与大自然接触会降低他们的生活压力,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更长。因此我与老公有一样的共识,让他们每天与自然相处,用感官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12个有趣的大自然亲子活动!
我相信每个人天性里都是喜欢自然的,不妨来试试贝儿妈咪提供的12个有趣的幼儿亲子活动,提高孩子认识大自然的兴趣,感受自然的存在与精彩,让大自然做最棒的老师吧!
1.办个寻宝主题 拿个纸箱,订一个主题如落叶,让孩子捡落叶后放进去纸箱里,最后把捡好的物品都倒出来,可以从大排到小或排颜色深到浅给孩子看;或是将落叶收集到一个小玻璃瓶里拿回家仔细观赏。
12种亲子活动,让孩子更亲近大自然3.找找小昆虫、小动物的家 观察海边螃蟹挖的洞,或是泥土上蚯蚓挖的洞,也可以沿着蚂蚁搬运食物时找到它们的家,还有抬头找找哪里有鸟窝或燕子窝。
4.盖城堡、堆雪人 去海边用沙子做一个沙堡,或是下雪时与孩子一起堆一个雪人,充分感受沙子、雪的触感,也可增进孩子的想像力。
5.拓印画 捡石头、叶子、树枝等等小东西,沾上颜料拓印在白纸上,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拓印成一个人或房子的形状。
6.去野餐 找一个美丽的户外野餐,吃东西时一起和孩子看看云、鸟、流水或蝴蝶,观察草地上的小昆虫与植物。
7.去露营 露营会让孩子看到很多不同的小动物与植物增广见闻,晚上还可以看星星、数星星,试着看看有没有萤火虫,也可以点燃露营火把放在高处,感受火的温暖及光亮。
8.小农夫体验 布置一个属于孩子的小阳台花园,让他选择他想种植的花或蔬菜,可种植快速生长的植物如小白菜、绿豆等等,与他一起挖洞种植种子、每天浇水观察它的成长。
12种亲子活动,让孩子更亲近大自然9.雨中散步 下毛毛雨时,穿着雨衣雨鞋到外面散散步、踩踩水,或是折小纸船让船在积水上漂浮,看雨滴在叶子、花瓣上滑动的样子,也可看雨滴在车子的玻璃上滑下的样子。
10.感受风 风是无形却能感受它的存在,放风筝、吹泡泡、玩风车、观察云的移动、叶子被风吹动飘移,都是感受到风很好的题材。
11.玩动物数数儿 动物会动来动去,所以对孩子来说不太容易数清楚有几只,可以到农场里数数看有几只兔子、公鸡、小鸟,也可在草地上比赛谁能找到最多的小动物。
12. 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最美妙,可从贝壳里听到风声,海水拍打岩石也有声音,还有动物的叫声也很有趣,把握每一次遇到的下雨声、打雷声、流水声、瀑布声等等,描述并模仿给孩子听,也让孩子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Chen Belle 曾任:美术类社团授课老师、成立私人画室担任专任美术指导老师 现职:全职妈咪
怎么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
从五觉让孩子接触自然
孩子们在自然中观察它的万物、聆听它的声音、嗅它的气味、品尝它的味道、触摸它的感受,自然才是孩子们成长中最需要的,生活中我们如何带领孩子们做自然观察,阅读大自然?
视觉,让孩子通过观察自然,去研究、去发现,从而激发想象力、创造力。比如,植物为了更好的繁衍后代,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传播种子,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多元的锻炼孩子的视觉,甚至可以涵盖生命教育的部分在其中。
△认识自然
听觉,引导孩子聆听自然中的声音,比如鸟叫、水声、蛙鸣,同时也听非自然的声音,比如车的嘈杂声音,让他们去比对更喜欢哪一种声音。其实当我们的眼睛闭上时,我们的听觉特别灵敏。
嗅觉,比如闻花的味道,有些是香的、有些是臭的、有些是淡的、有些是浓的……都可以一起去体验,只要小孩不对花粉过敏。
引导孩子认识自然这件事和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认知模式有关。现在只说说我们家的情况,我认为可以效仿借鉴。
1.走入自然,你,你的孩子
走入自然,给孩子创造足够多的自然时间,户外时间家里的花草和动物再多,不及大自然的百分之一。所以孩子需要走入自然去寻找动物植,了解动植物的原生状态,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简单的方法是楼下花园遛弯,再者就是去公园,社区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等,仅仅北京就几十家森林公园,很多公园少有人知,一搜大把。但首先是你要喜欢自然,走入自然,孩子才能做到。
2.一起蹲下,一起观察,一起讨论吧
如果孩子喜欢蚂蚁你们就蹲下,如果孩子喜欢大树你们就一起观察,如果孩子喜欢讨论鸟窝那就好好沟通探讨一下。
观察孩子对动植物的兴趣,引导培养,一起发现,引发持续兴趣。孩子会对植物、小动物感兴趣,这是必然。家长不要打压,太脏了别摸,会咬人别碰,太凉了别把手伸进去。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去感知,摸摸苔藓、摸摸蘑菇、摸摸花朵,蹲下用半小时看看蚂蚁,当然可以。
我们夏天带孩子去树林露营多次,他看到过很多种苔藓,我当然也不懂,所以我们搜索一下,知道苔藓有上万种,中国有两千多种……苔藓的生长特性,生物结构。别以为孩子小,很多事情他们有隐性记忆的。我儿子两岁半看到的苔藓,我3岁带他去花圃,他看到苔藓时说这个我以前见过呀。后来我给他拿出蘑菇绘本,他也能想起夏季露营时看到的蘑菇。于是我们又特意买了多种蘑菇来供他观察。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未知的自然,其实是个快乐的事。
本文来自作者[陆建英]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25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陆建英”!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原标题:辣妈育儿丨我为什么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十一假期回老家,恰逢阳宝姨奶奶家玉米秋收之时,正好赶上趟儿的阳宝第一次切切实实的感受了一把大自然的?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