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讲起,3000名来自上海的孤儿,他们是?国家的孩子?,1959年到1961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食品严重短缺,眼看着孩子养不活了,很多父母哭着把自己的孩子,遗弃在当时较为繁荣的上海,希望他们能够活下去,可是上海的情况并不乐观 !内蒙古牧业也遭受了特大灾害,不少乳品厂都停产了,调奶粉只能解决一时困难,?不如把孤儿接到内蒙古来,让牧民抚养,让草原把他们养大!?
静静的艾敏河的剧情简介
60到63年自然灾害时增加了许多孤儿,福利院的衣食住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导致三千多名孤儿严重营养不良,吃不饱饭,国家就把这些孩子送到内蒙去抚养,内蒙古草原为了更好保障这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光有家庭抚养,还有特地招收训练保育员,统一照顾这些孩子们的衣食起居。
1960年,国家遭受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在这危难之际,内蒙古人民做出了举世罕见的决定--将三千名因饥饿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上海孤儿,接到内蒙古,托付给牧民抚养。从此,抚养三千名孤儿的行动,在内蒙古草原上拉开了帷幕……
该剧主要以8岁的上海孤儿雨声(必力格)长大以后的自述形式,描写了几个孤儿从拒绝草原到融入草原,从拥有新的生命到长大成人的心灵成长过程。
同时该剧也表现了以多兰一家人为主的草原牧民,在抚养孤儿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包括他们的个人感情等。我们通过此剧不仅表现抚养孤儿,也试图立体地表现孤儿对给予他们生命和灵魂的草原的深情和认识。
一列火车载着上海孤儿驶向内蒙古草原。多兰为养一个上海孤儿用丈夫哈达心爱的雪花马换了两头奶牛,这使哈达愤怒不已。他把两头奶牛送回去,想要回雪花马,可是牧人扎那不给,于是他们动起了刀子。
正当人们谈论如何领养这些孤儿时,多兰的前夫--失踪多年的苏和从蒙古国刑满释放回来了,这使艾敏郭勒草原,尤其是多兰一家又多了一件无法平静的事……
本文来自作者[翠易]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25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翠易”!
希望本篇文章《六零年上海孤儿赴内蒙古》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这个故事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讲起,3000名来自上海的孤儿,他们是?国家的孩子?,1959年到1961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食品严重短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