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科技、教育
(1)我国的科技发展迅速,成就
世界瞩目,但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2)我国的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城市、地区与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水平、教育条件相比,差距很大。
(识记)(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
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
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
(5)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面对我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和人
才强国的发展战略。(运用、情感态
度价值观)
(6)走科教兴国之路,既要重视
科技创新,又要重视教育创新。
(7)创新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8)对于青少年来说,培养和形
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最关键的。
我们要培养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丰富想像力、勇于参加实践的好习惯。
2.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基数
大、新增人口多、素质偏低。
(2)我国资源现状:资源总量大、
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再加上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3)我国的环境现状:环境污染 与破坏严重。(理解)(4)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实行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情感态
度价值观)
(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经
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中国与世界
(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企盼。(理解、情感态度价
值观)
(2)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
坦,霸权主义、局部冲突、分裂主义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3)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日益加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4)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
左右世界形势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政治多极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健
康快速发展,对于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6)我国是国际大家庭的重要成
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中国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和平
发展的道路,我们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日益强大不是对世界的威胁,而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8)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积极开展各项外交工作。
(9)世界不能缺少中国,中国也
需要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10)生活在一个多元的、开放
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应该注重民族意识的提高,还要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二、挑战中考
2010河北省文科综合中考题感受低碳,探究实践。(12分)
小亮家准备搬进新居,需要购置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小亮和几个同学来到一家电器商店进行考察,下表是他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相关链接※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
※低碳生活,就是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
展智慧(1)根据低碳生活的要
求,你认为小亮家应购买哪款冰箱?
(2分)请你用两个具体实例对小亮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购置提出建议。(2
分)
探究竟(2)请你谈谈国家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的理由。(4分)悟道理(3)由以上信息及对问
题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发展低碳经
济的启示?(4分)答案(1)B款冰箱。
①购买节能灯。②购买太阳能热水器。③购买节水龙头和马桶等。
(2)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②我国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环保产品。④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
(3)①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创新。②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③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公民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④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热点话题
“节能减排”。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审题,把材料与课本知识、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题目。同时要多角度思考问题,知道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国家、公民的共同努力。
三、中考支招
国情这一板块时代性、政策性强,而且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中考的重要考查部分。
在今年中考中约占22分左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中考命题的持续热点。此外,热点还有:科技、教育、创新,命题会向开放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
从题目类型上看,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探究实践题等多种题型均有出现,且载体丰富多样,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诗歌、名言警句、对联、图表、漫画等均可作为材料出现。
四、中考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6月底,马其顿加入欧盟的谈判将启动,欧盟成员国有望达到28个,欧盟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政治
地位的不断提升表明()
A.欧盟成为与美国对峙的组织B.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C.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增多D.单极世界逐步形成2.美国一位家庭主妇,想衡量一下中国产品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于是决定自己的家庭不再购买中国产品。但不到一年她发出感慨:“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这表明A.我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B.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C.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D.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领先于世界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古诗提醒我们()
A.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B.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要不断减弱C.生态危机会不断加剧D.人类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4.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你认为我国当前要发展循环经济,将“废弃
物”变成“再生资源”关键要靠()
A.增强节约意识B.加强法制建设C.科技创新D.控制经济增长速度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高,都必须依靠教育。”下列说法能完整体现这一道
理的是()
A.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B.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二)问答题材料一(见漫画《网上购物真方便》)
材料二:2009年11月,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创新是互联网永恒不变的主题,互联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漫画说明什么问题?(2)为什么说创新是互联网永恒
不变的主题?
本期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C5D
(二)问答题(1)说明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便利,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创造着人们的生活。
(2)创新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
富,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互联网的发展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国基本常识,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更是除了不少的文化,作为中国人应该去了解基本常识,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下面是关于最基本的中国知识常识十条
1、“中国”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指我们这个国家,而是指京畿或中原地区。宋朝在对外交往中开始出现自称“中国”,清朝第一次在正式文献中称国为“中国”。
2、中国人口最多的汉族,按地域习俗差异分为8大民系,分别称:湖湘人、江南人、广府人、高凉人、晋语人、北方人、客家人。
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印度,不是指现在的印度,而是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玄奘取经的终点站“天竺”也不是印度,而是尼泊尔。
4、新疆及中亚人最初信仰的宗教是佛教,佛教在中亚流行了1000多年,元朝时,蒙古察合台汗国统治中亚时,强迫改当地人信仰伊斯 兰教。
5、张献忠并未屠川,张献忠建立大西国后,沉重的负担导致了成都人口锐减。而四川全境人口的大面积减少,则是因为明末清初四川地区近50年的混战。
6、中国的地方行政划分是省、县、乡三级。常见的“地级市”不是法律认可的独立行政区。换句话说,地级市和县都属于省管辖,市县的级别是一样的,只是市主要代表的是城市,县主要代表的是农村,市和县是兄弟关系,市是兄,县是弟,本质上不存在统属关系。
7、“五四运动”并不是单纯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其幕后推动者有北洋政府官员和当时的文化界大师。包括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和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
8、除了中国著名的万里长城,朝鲜,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德国都建有长城。
9、在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当时国内大城市的只有三个:南京、成都、西安。
10、中国历史上有三人不是因为战争,而千里之外灭亡他国:汉朝傅介子,唐朝王玄策,明朝郑和。
本文来自作者[一吃就胖小己丑]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244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一吃就胖小己丑”!
希望本篇文章《国情常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我国的科技、教育(1)我国的科技发展迅速,成就世界瞩目,但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的创新和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