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新中国辉煌的航天成就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
火箭发射成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据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致的辉煌成就,圆满完成了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的神圣使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推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8月1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重建中的3号发射塔,灰蓝色发射架静静矗立,红色塔吊正不断往上吊运钢架,增加着它的高度。“9月底将完成主体结构,10月进入设备安装,2007年初测试、3月投入使用。”发射测试站副站长李本琪告诉记者。
在此之前的7月25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北京透露,预计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绕月飞行任务。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50年来 中国航天在三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红星照耀中国手抄报简单画法如下:
1、首先在顶部写上“红星照耀中国”的标题,使用红色的大字体,并在底部写上“红色之旅”的标题,使用蓝色字体。
2、在手抄报的中间部分画一颗五角星,并在其周围画一些光芒。
3、在五角星的下方画一个中国地图的轮廓,并在地图上画出中国的一些省份和城市。
4、在手抄报的底部画一些飘扬的红旗和革命标语,以突出红色主题。
5、最后在手抄报的空白处写上一些关于中国革命和红色旅游的文字和诗句。
红色旅游景点
1、井冈山
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国家5A旅游景区。红色景点有中共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旧址、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旧址、茨坪毛泽东旧居等。红色文化有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它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国家“5A级”景区。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3、西柏坡景区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风光秀丽,水土肥美,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本文来自作者[雪海翩然]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207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雪海翩然”!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回首新中国辉煌的航天成就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