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我眼中的武松手抄报,仅供参考!
人物出身
武松是清河县人氏,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
武大郎抚养长大。这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武大郎却身长不到五尺,面目狰狞,短矮可笑,诨名“三寸丁枯树皮”。[3]
结拜宋江
武松因先前在家乡打死一个人,怕吃官司,远离家乡,投奔沧州,躲在柴进府中避祸,一住就是一年有余时间。[3]
武松离家两年,时刻挂念胞兄。宋江因在家杀死阎婆惜,[4] ?出逃前往柴进府,在柴进府遇见了武松,那时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愤怒要打宋江,柴进道出宋江姓名后,武松大惊,纳头便拜。[5] ?第二天,武松说得知当时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没有死去。就辞别柴进、宋江,赶奔清河县寻兄。宋江不舍,与武松结义为兄弟。[3]
打虎遇兄
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
虎。下山时巧遇猎户,一同来到阳谷县县衙,将赏银全赠与了众位猎户。知县爱其忠厚仁德,任命他为都头。后巧遇兄长武大郎,原来武大娶妻潘金莲,多有浪荡子弟来家骚扰,因此迁到了阳谷县。[7]
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杀人后,武松到阳谷县县衙自首,由于案情重大,武松被押到东平府审判,东平府府尹陈文昭怜惜武松是个有义的汉子,便把案卷改得轻了,判了个刺配孟州,便了。
血溅鸳鸯楼
去孟州的途中,武松路过十字坡酒店,识破了母夜叉孙二娘的酒,并与其大打出手。危急时刻菜园子张青赶到,解劝了二人,夫妻与武松也交了朋友[8] ?。在孟州,武松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顾,[9] ?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10] ?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以及张团练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11] ?,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12]
落草二龙山
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张青、孙二娘夫妇让武松去投二龙山。之后,夜走蜈蚣岭,在坟庵杀死恶道飞天蜈蚣王道人。在路上因误会打倒了孔亮,喝醉了酒睡倒河边被孔亮捉到了庄子里拷打,却幸得当时在孔家庄的宋江消除误会,宋江与武松离开孔家庄后,宋江要去清风山,武松还要去二龙山,二人分别武松投奔二龙山。[13] ?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14]
大聚义
攻打大名府时,武松扮成行脚僧到城内作内应。[15] ?卢俊义上山后,武松是坚决让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头领之一。[16-17] ?攻打东昌府时,武松鲁智深诈败张清,张清中计被生擒。[18] ?大聚义时,武松排位梁山十四,星号天伤星,职务为步军头领。[19]
南征北战
梁山全伙受招安后, 武松参与了平定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的全过程。
征辽与兀颜光的决战中,武松攻破太阳阵,一刀砍断耶律得重的马头,将其击杀。[20]
征田虎中,武松一刀砍死沈安。[21]
与乔道清的战斗中,武松被生擒,宁死不跪,[22] ?后来金鼎、黄钺投降,武松得救。[23]
攻打方腊的苏州时,武松砍死三大王方貌。[24]
攻打杭州时,武松见鲁智深单挑邓元觉分不出胜负,上阵支援,邓元觉见对方两个打自己一个就回去了。在追赶邓元觉时,武松又一刀砍死杭州24将之一的贝应夔。[25]
人物结局
武松在征讨方腊的战斗时,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 ?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水浒传手抄报中学生
关于以宋江为主题的手抄报
1、人物介绍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男主角,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一位。
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他和晁盖互通往来的事被阎婆惜发现,因此怒杀阎婆惜,逃回家隐藏。后前往清风寨投靠花荣,却在清风寨观灯时遭知寨刘高之妻陷害入狱。押送青州途中,却被燕顺等人解救。
宋父为了骗宋江回家写书称自己已病逝,投奔梁山途中宋江得知,独自回家奔丧却被抓住,发配江州。在江州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刑,但处决那天被梁山人马解救,投奔梁山。
攻打曾头市晁盖被射死后,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后两胜童贯、三胜高俅。接受招安后,带领梁山人马攻打辽国,平定田虎、王庆、方腊。被朝廷封官后,遭蔡京、童贯、高俅陷害,被毒死,葬在蓼儿洼。
2、性格特点
宋江的性格可以概括为孝、义、忠、智四个方面 。
孝,就是他对父兄的情感,这个在作品中深有体现。比如,宋江见北宋徽宗朝君昏臣奸,天下迟早会大乱;自己又爱跟江湖好汉结交,迟早会出事。为了不连累父亲,便让父亲去告自己忤逆。北宋法律,如果父亲告儿子忤逆,父子关系便算断绝,犯了法,也互不连坐。宋江的这种孝,真算得上是一种苦孝。
义,特别体现在英雄义气上,宋江情商高,重视兄弟情义、英雄义气甚至到了多愁善感的地步,这一点使他轻而易举地俘获了所有梁山好汉的心,甚至意见不同的好汉们也不得不认同他的真诚的行为态度 。
忠,就是对所在国家坚定不移的信念,梁山中,李逵是反国家的,鲁智深是怀疑国家的,多数英雄则没有什么明确的国家概念,宋江则不同,他把国家放在了一个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他做了领袖,梁山的结局就只能是招安、征辽、平田虎、打王庆、打方腊。他自己的结局则只能是喝毒酒身亡 。
智,主要表现在历次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靠的是出色的智谋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如果说,出色的智谋是吴用和宋江共同具备的素质的话,那么,出色的组织能力就是宋江的专长。
孝、义、忠、智这四个方面支撑了宋江的思想大厦,宋江就是靠着这四种品质成就他的事业的。当然,宋江的局限性也在这四个字中暴露无遗。宋江的临事而惧、爱才如命、兄弟情长等性格在文中尤其有非常多的细节表现 。
有关山东共青团的历史 简介 做手抄报用
水浒传手抄报中学生(一)
水浒传手抄报中学生(二)
水浒传手抄报中学生(三)
水浒传手抄报中学生(四)
水浒传手抄报中学生(五)
水浒传手抄报 : 水浒英雄小传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梁山泊马军五虎大将之二,一百单八将之六
林冲,东京人氏,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身高八尺,相貌英武,为人忠勇丈义,武艺高强,因其生得豹头环眼,燕领虎须,故此江湖人送外号?豹子头?。
林冲上梁山的缘由:
高俅之子高衙内于东狱庙调戏林冲之妻,被林冲喝退后又定毒计,使路谦诱林冲至樊楼饮酒,复将林妻骗至路家,林妻抵死不从,正闹间林冲闻信赶来,高衙内跳墙而逃,林冲将路家砸得粉碎,复携短刀寻路谦而不得。一日,林冲与鲁智深路遇一卖刀人,购得宝刀一口。次日,太尉府派承局两人到林家,言高太尉命其携刀往来比试。林冲不查,误入白虎节堂被判刺配沧州。途中,两公人在野猪林内欲害林冲,幸为鲁智深所救,于路路过柴进庄,比武棒打洪教头与柴进为友;进牢营先管天王堂后赴草料场,漫天大雪压倒草房,踏雪沽酒夜宿山神庙;高俅为除后患派路谦追综而至,设毒计火烧草料场。山神庙外林冲报仇雪恨枪挑仇人,得柴进引荐雪夜上梁山,不见容于王伦下山索取投名状大战杨志;晁盖等七星上山,林冲为山寨大义于断金庭刀劈王伦,从此开辟水浒寨一派新天地。从此,林冲为梁山东挡西杀,常胜美名传遍天下,英雄排座次为百单八将之六,成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大将之二。
林冲的结局:
林冲因与高俅等权奸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是梁山众多朝庭旧将中为数不多的坚决反对招安的英雄之一。梁山众将随宋江归顺朝庭后,林冲念及义气,随宋江南征北战,从未折损过梁山的威风,百战余生,终于平定方腊。然而,在回京途中染患风瘫不能痊愈,留在杭州六荷寺中教武松看视,半年后不治而亡。
林冲善使的兵器:丈八蛇矛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梁山泊马军五虎大将之三,一百单八将之七。
秦明的出身及绰号:
秦明,山后开州人,上梁山前为青州指挥司兵马总管兼本州统制,祖是军官出身,善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因为他性格暴燥,声若雷霆,因此众人都称呼他为?霹雳火?。
秦明上梁山的缘由:
宋江为避祸,投靠花荣客居清风寨,元夜外出观灯为刘高夫妇陷害,打入死牢,并由黄信定计诱花荣一并擒之,与宋江一同打入囚车押往青州,路上为清风山好汉燕顺、王英、郑天寿救下,并擒住刘高。黄信逃回清风寨写信求救,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得信后,命本州兵马总管秦明带兵征剿清风山,在山下与花荣大战,中宋江等设下的诱兵之计,落入陷马坑内被擒,宋江等人劝其入伙,秦明不允,众人用酒将其灌醉,派人穿其衣甲夜打青州。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不辩真伪,以为秦明已反。天明,众人送秦明下山,秦明单骑来到城下,城上知府大骂秦明并斩其家小,秦明无奈重返旧路遇宋江等人同回清风山,告知所使之计,秦明大怒,众人反复陪礼劝说,宋江又许花荣之妹与其为妻,秦明方降;随后单骑前往清风寨,说服徒弟黄信,众人起程同上梁山,从此山寨又添一员猛将,英雄排座次秦明为百单八将之七,成梁山泊马军五虎大将之三。
秦明的结局:
梁山归顺朝庭后,秦明跟随宋江出征大辽,扫平田虎,剿灭王庆,凭手中狼牙棒,战场交锋,屡立战功,从未折了梁山的锐气。最后,平定方腊的过程中,在睦州城下与方腊之侄、少年勇将方杰阵前交锋,不分胜败,不料方杰副将杜微暗放飞刀,秦明躲闪不及,被方杰趁势一戟刺于马下,血染沙场而亡。
秦明善使的兵器:狼牙棒。
水浒传手抄报:歇后语
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宋江的绰号?及时雨
宋江的军师?吴(无)用
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三拳打死镇关西?痛快
李逵卖煤炭?黑对黑
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山东团的建设,是在山东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时期。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山东传播。1920年11月21日,济南成立进步的青年学术团体——励新学会,成员22人,多数是省立第一师范和省立第一中学的学生。1921年9月,王尽美(济南第一师范学生)、 邓恩铭(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学生)从上海参加中国***一大回来,在济南建立读书协会性质的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56人。“励新学会”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在山东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地方组织准备。
1922年5月,王用章、滕沛昌列席党的“一大”开幕式归来, 在济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集会上,宣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同时,直属党的中共济南独立组建立,7月,改为中共济南地方支部。在中共派来的陈为人(陈蔚英)的协助下,由中共济南地方支部主持,着手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地方组织。同年9月16日,在陈为人的主持下,举行济南地方团的成立大会。由王复元、王象午、吴容沧(吴慧铭、吴雨农)任济南地方团支委书记部负责人,并设经济部和宣传部。1923年8月,贾乃甫任团济南地方执委委员长,并代表济南地方参加团的二次代表大会。1924年7月起,团济南地委设组织部、宣传、农工、学生、妇女等部门。1925年2月,李耘生任团济南地方执委书记。1926年7月团济南地委辖23个团支部,青岛、淄博、青州、寿光、广饶、淮县、烟台、高密、曲阜、临朐、冠县、齐河、高苑等地方团组织相继成立。1926年7月,共青团山东区委建立, 统一领导济南、青岛、等全省团组织。林礼周、关向应先后任书记。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的土地革命时期,山东处于国民党和军阀韩复渠的反动统治下,共青团与***一样,处于秘密的地方活动状态,团的省级领导机构多次受到破坏。1927年8月,建立共青团山东省委。1928年上半年,辖东昌(今聊城市)、平原、德州、淄博、广饶、寿光6个团县委;鲁丰、山大(在济南)、高唐、青岛、青州、 太安、 东平、蒙阴、郓城、菏泽、淮县、诸城、高密14个特支。1927年8月至1929年7月,顾作霖、刘一梦、宋占一、徐宝铎先后任团的***。1929年4月,1930年2月,团省委两次被破坏。1930年8月, 中共山东省委执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成立各级行动委员会,并设青年秘书处。到1931年底期间,共青团没有了单独指导系统,由党的省委代行团省委和各级团的领导职权。“九·一八”事变后,团的领导机构恢复,但因团员人数较少,故称作山东特委。1932年1月至1933年7月,姚第鸿、张德芳、孙善帅、 宋澄先后任团山东省特委书记。1933年3月、7月,团山东特委机关两次遭破坏。1935年2月,在共青团青岛临时工委的基础上,在青岛建立共青团山东工委,同年四月,团省工委又遭破坏。1935年2月至4月刘宜昭任团山东省委工委书记。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青年工作决定》,决定“根据改造青年团及其组织形式”,至1946年12重新建团,在此期间,山东没有青年团的组织。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1939年后,抗日战争过程中,建立了青年抗日的群众性组织——青年救国会。抗战胜利后,“青救会”改名“民主青年联合会”(简称青联)。1946年11月5日,中国***发出<<关于建立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提议>>,责成各中央局、分局试验建团。山东省青联选择滨海地区莒南县金沟官庄试验建团。1946年12月24日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团支部,书记纪培福。至1947年底,全省42个县和山东大学、省支前委员机关、淄博联中、滨海中学、滨北中学等学校、以及一些工厂、医院,由党委或青联(党内为青委)进行了建团试验。省和地区未建立团的领导机构,少数市县建立团市、县委。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确立了团的性质。至此,山东普遍开始建团。1949年3 月,在济南建立青年团山东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改称青年团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简称:团省工委),刘导生任书记,鲁光、杜前任副书记。1949年9月统计,全省团员8万余人,配备团的专职干部3786名。
第二节 建国后团的组织机构
1949年12月,山东全省有团地委15个,团县委150个(各区直属在内)、区1397个。根据团中央建团决议及有关规定,参考华东局青委编制,规定编制方案及干部配备情况如下:青年团省工委,规格正厅,尚未定编,配备干部160人(含团校、 青年社 、剧团、文印在内),机关设团省工委正副书记2人,有组织部、直属委员、宣传部、青妇部、青工部、青农部、调研室、学生工作部、秘书处9个部处室。 胶东区干部编制1943人,实有333人;渤海区编制1444 人,实有1170 人; 鲁中南区编制1926 人,实有1202人;淄博编制147 人,实有61人;昌潍编制341人,实有201人; 济南市编制162人,实有169人;徐州编制102人,实有86人;全省共已配备团干部4975 人,按编制计划尚缺127人。分局青委、分局组织部关于加强省直机关团组织的编制做出决定:(1)省直属团工委7--9人, 须3--5人专职;(2)省直以下一级团工委3--5人,须3人专职,书记应配相当于县委副书记质量干部。
1950年4月,团省委增设军体部,5月撤销青妇部,1951年8月增设统战部。
1954年,随党委整编,各级团地委编制均作了紧缩与调整:团省委机关85人;全省12个团地(特)委编制11人;130个团县委,编制5 人。 干部配备:团省委正副书记3人,团地委正副书记27人,团县委正副书记225人。1957年,再次调整后,团省委军体部并入宣传部,机关干部80人,全省团县、市委编制均11人,较以前减少34人,1960年12月团省委恢复军体部。
1962年,按国家编委下达的编制方案,结合我省实际,5 月整编后团省委机关设8个部室,74人编制。8月省编委批准团省委机关设7个部室,70人编制。1964 年团省委学校部、少年部合并为学少部。
文化大革命后,1973年,团省委恢复工作,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青工部、青农部、学校部和办公室五部一室,行政编制59人,实有37人,事业编制21 人。全省近93%的基层组织开始恢复活动。
1978年,团的十大召开结束了十几年团的工作一无章、二无纲、三无团中央的局面,全省团的干部配备较1977年增长14.2%,团省委机关有66人。
1979年,团中央要求各地参照1962年国家编委确定的编制方案尽快配齐团干部。团省委机关较1978年增加2个部(统战部、军体部),行政人员67人。 同年军体部改为文体部。
1980年11月省编委批准将团省委军体部改名为文化体育部。12月,团省委办公室的行政科单列,定编15人,外加省青少年教育办公室。
1981年6,明确了团的地区委员会是团省委派出机构,一般7--9人。 经批准团省委机关定行政编制76人(外加单列的青少年教育办3人),实有72人, 设六部一室。
1982年,根据团中央(81)19号文件精神,团省委机关增设少年部。
1983年,根据团中央精神,经批准团省委机关改五部二室,定编65人(含省青联、学联编制)。8月机构改革后,团省委青工部和青农部合为工农部,文体部合并到宣传部,增设青年工作研究室,共五部二室,设正副书记5人。9月团省委制定了<<各部室人员和职责范围>>,同时规定团委不设党组,派出机构不称团工委,而称委员。
1984年1月经批准团省委机关行政编制70人, 并按团中央要求单设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少工委)。3月省委组织部转发了团省委<< 关于在农村政权体制改革中加强区、乡团委班子建设的报告>>。12月团省委恢复少年部。
1985年,鲁发19854号文, 对我省高校团的专制干部配备做出规定:在校团员500人以下的。团委配团的专职3人;500--1500人的配备4人;1500-- 2000 人的配5人;以后每增加一千人,相应增加一名团的专职干部。经批准团省委机关行政编制增至73人。青运史研究室在省团校增编5人,单列在团省委。1986年2月增设对外联络部,9月设立机关党委,11月文体部撤销。
1989年,经批准,团省委机关人员结构比例为:干部66人工人8人, 可配正副书记5人,正副部长(主任)15人,正副主任科员与科员办事员暂按1:1比例。事业单位干部与工人配备比例按1:10掌握。据鲁编198988号文,8月, 团省委增设权益部,撤销对外联络部,统战部改成统战联络部。
1990年,要求地市级团委配备干部15--50人,其中正副书记3--4人,设7个部室;团的地区委员会一般不少于15人;团县(市、区)委应配干部9--15人;省、地、市直机关规定设团委的要配专职团委书记。乡镇、街道团委应配备专职团干部1- -2人;高校团干部应按鲁宣发19854号文规定配备; 同时规定企业的团干部应不低于青年职工总数的0.4%.
1993年成立山东省青少年事业服务中心,为隶属团省委的副处级事业单位,承担实施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为宗旨的“希望工程”和“未成年人”保护和宣传工作
本文来自作者[凝丹]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188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凝丹”!
希望本篇文章《我眼中的武松手抄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我眼中的武松手抄报,仅供参考! 人物出身 武松是清河县人氏,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