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海洋文化来源
考古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古代的航海业和航海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古人还留下了众多描写海洋的诗词作品,如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
足见海洋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我国海洋历史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或海洋民俗文化中都能挖掘出无数亮点。较具有代表性的,如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历史性地开辟了亚非海上航路,传播了中华物产和中华文明。
更重要的是,在与不同国家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同时,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建立一个要塞,没有掠夺一份财富。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中华民族发展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关系的精神实质,是相互尊重、和平友好的伟大实践,不仅完美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杰出典范和成果。这就是先进的中华文化、先进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这种不同的生成背景,包括地域地貌、气候气象、自然生态、风土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差异而形成显著区别.
主要区别:大陆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
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早先,人类只能在陆地从事生产与生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使陆地与陆地沟通,促进航海与商品贸易的发展.
大陆文化:
大陆文化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
陆地是稳定的,农业社会要求稳定,风调雨顺;封建政权的代号为“江山”,即使说“四海为家”,也是以四海为边界.传统所谓“六合”、“四方”一般都不包括海洋,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
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大陆文化虽然平和,厚重、典雅、精致,其局限性则是很明显的.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海洋的广阔与一望无际而表现出大气与开放姿态(李白诗:“海水不满眼,观涛不称心.”);又因海洋无法私人占有而形成平等观念,密切了人间关系(“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普希金诗:“大海,自由的元素.”),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海洋又是积极的,进取的,浪漫的,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开拓人的心灵世界.这些构成了海洋文化大气、强悍、机智、热情、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基本特征,也构建了海边民豪爽、旷达、灵活、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的心理素质.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是一种城市文化、市民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最新发展成果,有鲜明的时代标志.其外延涵盖当代的科技发明、商业流通与社会进步;其内涵包含近代的民主理念、平民意识与自由思想,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
它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标志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海洋精神、开放包容。
1、海洋精神:海洋文化强调勇敢、坚韧、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海洋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人们在面对海洋时所表现出的无畏、坚毅和冒险精神。
2、开放包容: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注重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追求多元文化的融合。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也丰富了海洋文化的内涵。
本文来自作者[思香]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171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思香”!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对海洋文化的认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