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对整个初中学习的考验。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
我国东西干溼差异
1、等降水量线概念:
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
A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东部多,西部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B形成原因:
①水汽主要来自东南和西南海洋
②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输送大量水汽
3、我国等降水量线分布: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阴山-兰州- ***
4、我国的干极和雨极
托克逊 火烧寮
二
中国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地形齐全
2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
3山地、高原两者约占全国近60%
中国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4000米以上 世界屋脊
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2、第二阶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1000~2000米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多低于500米以下
大陆架是第三阶梯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水深不足200米
三
海陆变迁
1.“沧海桑田”说明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面积及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2.海陆变迁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
3.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4. 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地震带,大洋火山.地震带。
我国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初中地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中生学习地理明确重点知识点非常关键,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中国地形区特点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
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中国的地理差异1.地理区域的主要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
4.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
5.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七大洲和四大洋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
(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年变化
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3)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2)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初中地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有:
1、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5、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6、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乐荷]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106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乐荷”!
希望本篇文章《初中地理知识点小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中考是对整个初中学习的考验。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 我国东西干溼差异 1、等降水量线概念: 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