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抄报可以写数学历史、数学概念解析、数学定理和公式、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趣味知识、数学图形绘制。
一、数学历史
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著名数学家以及他们的贡献。
二、数学概念解析
介绍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代数、几何、概率等,并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三、数学定理和公式
介绍重要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勾股定理、贝叶斯定理等,并附上证明或应用示例。
四、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包括逻辑推理、数列、排列组合等,并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
五、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数学在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数据分析、密码学、金融模型等。
六、数学趣味知识
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事实、谜题或趣味算法,以增加读者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数学图形绘制
使用几何图形和坐标系绘制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体、函数图像等,以展示数学中的美学。
手抄报的起源与运用
一、手抄报的起源
手抄报起源于中国的学校教育领域,是一种学生自主制作的小型宣传资料,以纸张、插图和文字等形式呈现。它是一种丰富多样的学习工具,旨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创造力。
手抄报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当时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学校无法提供大量印刷教材。为了满足学生获取信息和展示作品的需求,手写或手绘的方式被采用,逐渐演变成手抄报。
最初,手抄报以字写字、插图粘贴的方式制作,后来随着复印机、打印机等技术的普及,手抄报的制作方式也得到了改进。
二、手抄报的运用
1、教育教学:学生可以制作手抄报来总结知识、梳理思路、分享观点,并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
2、主题活动:用于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科普宣传、文化节庆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信息传播:用于宣传某一事件、社会问题或科学知识,通过展示和张贴在公共场所来传播信息。
4、学生自我展示:学生可以制作个人手抄报来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成就或特长。
三角形内角和手抄报初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总结手抄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总结手抄报
三年级上册手抄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总结手抄报八年级年级
八年级二班第一单元数学手抄报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手抄报
数学八上全等三角形一章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
初一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手抄报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手抄报 三年级上册手抄报
除法乐园三年级北师大版手抄报三年级手抄报
八年级二班第一单元数学手抄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手抄报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手抄报初一数学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五年级
株洲光明学校数学学科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五年级数学手抄报设计
下的数学学习方式创新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开展初一数学手抄报评比活动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手抄报 初二数学手抄报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手抄报初一数学手抄报
二小学五3班数学手抄报展 写美篇只有知识长廊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小学生手抄报内容:勾股定理
三角形(triangle)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数学、建筑学有应用。
常见的三角形按边分有普通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等腰三角(腰与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与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其中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统称斜三角形。
一、按角分
判定法一:
1、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
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一个角等于90度,可记作Rt△。
3、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大于90度。
判定法二:
1、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大角小于90度。
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大角等于90度。
3、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大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其中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统称为斜三角形。
二、性质
1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内角和定理)。
2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
3、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5、 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
6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7、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30度,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8、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9、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0、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线的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11、三角形三条中线的长度的平方和等于它的三边的长度平方和的3/4。
12、 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13、 底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高之比,高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底之比。
14、三角形的任意一条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15、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在一条直线上(三线合一)。
16、 在同一个三角形内,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17、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周长公式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C=a+b+c
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为"商高定理",在外国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为什么一个定理有这么多名称呢?商高是公元前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当时中国的朝代是西周,是奴隶社会时期。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战国时期西汉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录着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什么是"勾、股"呢?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股"。商高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短边)和4(长边)时,径隅(就是弦)则为5。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由于勾股定理的内容最早见于商高的话中,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定理叫作"商高定理"。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是古希腊数学家,他是公元前五世纪的人,比商高晚出生五百多年。希腊另一位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是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人)在编著《几何原本》时,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达斯最早发现的,所以他就把这个定理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以后就流传开了。
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周髀算经》上说:"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此数"指的是"勾三股四弦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勾三股四弦五这种关系是在大禹治水时发现的。
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我国战国时期另一部古籍《路史后记十二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使注东海,无漫溺之患,此勾股之所系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使不决流江河,根据地势高低,决定水流走向,因势利导,使洪水注入海中,不再有大水漫溺的灾害,是应用勾股定理的结果。
本文来自作者[南岳大都督]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091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南岳大都督”!
希望本篇文章《数学手抄报可以写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数学手抄报可以写数学历史、数学概念解析、数学定理和公式、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趣味知识、数学图形绘制。一、数学历史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著名数学家以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