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 导语《三峡》是一篇写景的古代散文,作者郦道元用精炼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峡七百里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三峡美景的喜爱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重点:

 1、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语汇

 2、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直至当堂成诵

 教学构思:

 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渡。通过朗读品味,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导入。简单了解三峡知识。

 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懂得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

 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帮助正音。黑板上补充:

 阙(quē)

 叠嶂(zhàng)

 襄(xiāng)陵

 2、选出一名同学,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帮助纠正。黑板上补充:

 自非:如果阻绝:断或:有时虽:即使良:实在肃:寂静绝:极

 久绝:消失

 3、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同学试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自由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教师伴音乐范读。同学尝试朗读,请一名同学伴音乐读,学生评点。教师指点: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四、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

 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说句子。

 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

 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说句子。

 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五、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水

 2、有一个顺序吗?

 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3、请学生说一说家乡横山和姑溪河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课后编一本集子——《家乡美》

 六、背读——尝试单堂背诵(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七、延伸阅读——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

 请同学说说三峡大坝竣工后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如:

 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问: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结语: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但愿同学们能多学一些知识,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对三峡的建设和管理中去,将三峡打扮得更美丽。

 板书设计:

 三峡郦道元

山:高大、雄伟

 三峡

夏水:水之盛、湍急

春冬之景:水清澈、水势大、动静结合、视觉色彩、一字一景

晴初霜旦:凄寒、肃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确实。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áng):衣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及知识点

《飞鸟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神话》 、《朱自清散文》

一、《飞鸟集》

《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首次出版于1916年。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

二、《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是由丹麦著名诗人、童话作家安徒生历时近40年创作而成,它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

三、《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四、《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是我国上古时期传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五、《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共25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出自于部编教材哪一册书

#教案# 导语《秋天的怀念》的主旨是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全文表现出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母亲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母亲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程序:

 一、了解作者,走进感人的文本

 1、以作家史铁生的三段话导入

 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C.“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提问:说出这样话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

 2、介绍史铁生生平、出示史铁生去世新闻

 二、范读课文,体会复杂的情感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感受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1)你感受了史铁生怎样的情感?

 忏悔、内疚、痛悔、思念

 (2)如果将文章的题目直接改称怀念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三、品味语言,读懂母爱的深沉

 1、看了文章你觉得那是怎样一个母亲?(出示ppt)这里有四幅画,在你心中母亲更符合哪幅画?谈谈你的理解,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作为依据。(四幅画:分别是深夜低吟的大海:山崖孤零的老树:溪涧匍匐的圆石:即将燃尽扑朔的炉火)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每幅中都有和母亲身上相通的气质,学生可以打开思路,根据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小结:冰心曾经说过:“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母亲用无私的爱守护鼓励受挫的儿子,燃尽生命最后一点油火,做儿子迷途上的指引的明灯。

 四、研读思考,读懂儿子的忏悔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沉伟大的,那么儿子呢?儿子爱母亲吗?

 学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

 小结:作者曾经沉浸在自己命运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仇恨生命、仇恨生活。他爱母亲,却忘却了如何去爱。人生有时就是如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后悔的他惟有完成母亲希望他“好好儿活”的遗愿,才是对母亲的报答。

 五、感受坚韧,读懂人生的磨难

 (1)认识的史铁生,一个坚强的“好好儿活”的史铁生。

 朗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这里要强调菊花的色彩?文中还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吗?为什么这样描写?

 (2)小结:尼采曾说过: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他将死亡看作是回家,是恋人的分别,是安息。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一个超越了死亡的人,我们在这里祝愿他“回家快乐”!

 六、作业:

 (1)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写一篇读书报告(1000字)。

2.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体裁)。

 二、内容理解

 (一)情节

 1、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有哪些?

 (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母亲央我看花——我答应看花——母亲去世不能陪我看花——我和妹妹看花)

 (2)妈妈央我看花是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给我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看花是母爱的体现。

 (3)结尾写我去看花,说明我已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并完成母亲的遗愿。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

 (4)母亲生前爱花,反复写看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2、叙述方式:插叙

 (1)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①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爱花,爱生活,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兴趣、放弃对生活的享受,表现出母亲的无私。

 ②结构:为下文母亲央我看花及我用看花的方式缅怀母亲做铺垫。

 (2)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①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在重病的情况下,她仍无微不至、不厌其烦的关心我,开导我,更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和隐忍。

 ②结构:为下文母亲离世做铺垫。

 (3)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①内容:补充交代无亲临终前仍牵挂自己的儿女,为儿女操劳,表现母爱的无私伟大。

 ②结构:为下文我懂得母亲没说完的话做铺垫。

 (4)插叙的作用:

 ①内容: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内容充实丰富、中心鲜明。

 ②使文章波澜起伏。

 ③塑造人物形象

 ④结构:与上文……照应;为下文……铺垫。

 (二)人物形象(母亲)

 1、每当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悄悄”,'偷偷”,“眼边红红的”等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母亲“悄悄地出去”,是因为母亲充分体谅“我”痛苦心情,所以在“我”发脾气时,悄悄地躲出去,给“我”空间,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

 “悄悄地进来”是因为母亲仍不放心“我”,看到“我”恢复沉寂后,为了尽可能不惊扰“我”,又悄悄地回来了。

 两个“悄悄”突出母亲的细心体贴、善解人意。

 “偷偷的”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眼边红红”的表现了母亲为了不让孩子担心,再徒增感伤,强忍着内心的悲伤,表现出母爱的细腻、无私与伟大。

 体现了母亲全心全意为“我”着想,悉心呵护“我”。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这句中“扑”一字用得好,请说说你的理解。

 “扑”字写出动作速度快、幅度的大的特点,想象地表现母亲不顾一切,竭力制止儿子的自虐行为,不忍心孩子再受伤害,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当“我”喊着活着没劲时,母亲“忍住哭声”说出娘儿俩好好儿活的话,此时母亲心里很苦,但她为什么要“忍住哭声”呢?

 母亲怕自己的哭泣引得儿子更痛苦、绝望,为了安慰、鼓励儿子,所以忍住哭声,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和坚忍的个性。

 (3)“母亲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爱儿子的情感。

 B.这是母亲对儿子的劝慰和鼓励,用母爱去抚平儿子心头的创伤。

 C.这也是母亲对自己的鼓励,因为她此时已重病缠身。

 D.这是母亲对儿子的欺骗,因为两个人都不可能好好活下去了。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表现出母亲对时刻为孩子着想,母爱的细腻。

 4、为什么母亲对于“跑”、“踩”之类的词语比“我”还敏感?

 因为母亲不想让双腿瘫痪的“我”听到这些词而回想往事,引来更多的伤心。母亲的敏感足以体现她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

 (三)景物描写

 解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1)点明季节秋天。

 (2)落叶渲染出秋天萧瑟的气氛

 (3)烘托我孤独、痛苦、绝望的心境。

 2、**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烂漫。

 (1)写出菊花蓬勃的生命力。

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故事背景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本文写于1993年。

 三、理解词义

 暴怒无常: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坏到了极点,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猛地:突然、忽然。

 侍弄:方言,经营、照管、喂养的意思。

 狠命:使劲、拼命,表示用尽全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捶打:用拳头或器物砸。

 田地:这里指地步,指不好的处境或境况。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絮叨:来回的说,指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双腿瘫痪后的“我”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

 第二部分(第③一⑥段):写“我”答应母亲到北海去看菊花,但悄悄出去的母亲却带着牵挂永远离开了“我们”兄妹。

 第三部分(第⑦段):母亲离世后的又一年秋天,“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我们”懂得了母亲让“我们”“好好儿活”的含义。

 五、问题归纳

 1.如何理解“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通过“砸玻璃”和“摔东西”两个细节,具体写我双腿瘫痪之后内心的痛苦和暴怒无常,并用“我”的暴怒无常来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句中的“悄悄地”“偷偷地”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母亲“悄悄地”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内心的痛苦,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这无声地离开,体现了母亲的谨慎小心,她怕自己让儿子痛苦,她理解儿子的行为,也为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3.怎样理解母亲的“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句话是理解本文的关键点,“好好儿活”是母亲鼓励儿子要珍惜、热爱生命,要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这句话发自母亲内心,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4.“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景物描写,突出“我”内心的痛苦、无望、孤独的心情。

 5.“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的“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动作?母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她怕我看到秋天落叶的萧条的景象,而触动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母亲希望我能够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6.母亲提议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一提议有什么深刻含义?

 表现:“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母亲:“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心情:“我”: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母亲: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母亲提议秋天去看菊花,是想让“我”从菊花顽强无畏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希望“我”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境,顽强地活下去。

 7.从1-5段中,找出一些否定意义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不,我不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些有否定意义的语句说明“我”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浑然不觉,母亲的病危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表明“我”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8.文中有几处插叙,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什么含义?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说明: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为照顾儿子放弃照顾花,这是一个深爱儿子的母亲。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睡不了觉。”

 说明: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哪步田地;②反映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9.文章最后写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母亲活着的时候曾经多次要带“我”去看花,几乎都遭拒绝,而在母亲去世后“我”却与妹妹一同去看花,其中包含着“我”对没有体会到母亲的关爱和良苦用心的懊悔,也包含着“我”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无尽的缅怀。

 10.结尾处的“好好儿活”在文中有何用意?

 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好好儿活”,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内容上表现了“我”终于读懂了这份感人至深的母爱,是母爱使“我”走出封闭的自己,是母爱让“我”重拾生活的热情,让“我”懂得了儿女是否好好生活,是母亲最惦记的。只有“好好儿活”,才是对母亲的安慰,最深的怀念。

背影》出自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1898-1948)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作品影响

这篇散文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这也是文章中蕴藏的革命性的历史内容及思想意义。它的出版不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们竞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冲淡的散文风格。

本文来自作者[但纪娜]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0873.html

(6)

文章推荐

  • 公文左上角那个NO.是不是所谓的份号?

    网上有关“公文左上角那个NO.是不是所谓的份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公文左上角那个NO.是不是所谓的份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这是公文编号,也就是常说的份号八、与“公文编号”混为一谈。这一问题多出现在教课书中,如某函授大学编

    2025年09月08日
    52
  • 脸上有斑用什么化妆品

    1.美浓美白保湿精华。精华是半透明的凝胶状,一点香味都没有,感觉很自然!也容易涂在皮肤上,擦在皮肤上很温和。第二天醒来皮肤嫩滑,一点都不会油,虽然不是主要的抗斑。2.犬瘟热的本质。卡尼尔祛斑精华挤出来是白色的,很容易推开,也不会粘。用了之后痘疤真的会淡一些。3.露得清细白水晶透明祛斑精华。除了美白面

    2025年09月10日
    30
  • 飞轮海新专辑中《寂寞暴走》MV的女主角是谁?

    中文名:郭怡廷昵称:迅猛龙生日:1984年7月18日星座:巨蟹座身高:166cm体重:45KG三围:32C.24.34爱好:大吃大喝赚大钱最喜欢的:金条瘦一点睡的好不喜欢的:学人精有屎拉不出臭喇叭死变态don'tlikehersinceshek

    2025年09月19日
    25
  • 必看教程“微乐内蒙麻将有没有挂(透视)”详细开挂玩法

    >亲,微乐内蒙麻将有没有挂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果全额退款,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件。软

    2025年09月23日
    20
  • 生活中励志哲理小故事

    生活中励志哲理小故事(通用20篇) 哲理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形态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励志哲理小故事(通用20篇),仅供参考,大家

    2025年09月26日
    21
  • 实测教程”微乐福建麻将万能开挂器”分享用挂教程

    >亲,微乐湖南麻将万能开挂器免费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果全额退款,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

    2025年10月08日
    10
  • 蜜丝佛陀粉底盒背面为什么是中文

    2014年4月蜜丝佛陀换新包装,英文的是老包装,中文的是最新包装,这也是根据最新国家进口化妆品的规定,产品不能全部外文,需要贴上中文说明。(1)凡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检验检疫的化妆品都贴有中文标志。进口化妆品应贴CIQ标志和中文标签(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洋品牌化妆品有原装进口货,也有国内合资企业生产、印

    2025年10月08日
    12
  • 教程开挂辅助“手机打牌开挂辅助神器软件”开挂详细教程

    您好:手机拼三张怎么玩才能赢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安装软件.1.手机

    2025年10月09日
    5
  • 教程开挂辅助“微乐卡五星怎么开挂!分享用挂教程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

    2025年10月09日
    8
  • 《北京欢迎你》MV 一共有几位明星参加?

    陈天佳、刘欢、那英、孙燕姿、孙悦、王力宏、韩红、周华健、梁咏琪、羽泉、成龙、任贤齐、蔡依林、孙楠、周笔畅、韦唯、黄晓明、韩庚、汪峰、莫文蔚、谭晶、陈奕迅、阎维文、戴玉强、王霞、李双松、廖昌永、林依轮、张娜拉、林俊杰、阿杜、容祖儿、李宇春、黄大炜、陈坤、谢霆锋、韩磊、徐若瑄、费翔、汤灿、林志玲、张梓琳

    2025年10月10日
    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但纪娜
    但纪娜 2025年10月10日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但纪娜”!

  • 但纪娜
    但纪娜 2025年10月10日

    希望本篇文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 但纪娜
    但纪娜 2025年10月10日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但纪娜
    但纪娜 2025年10月10日

    本文概览:#教案# 导语《三峡》是一篇写景的古代散文,作者郦道元用精炼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峡七百里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三峡美景的喜爱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准备了以下内容,...

    联系我们

    邮件:巅峰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