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为独立性、平衡性、逆反心理、攀比心理。
1、独立性。
高中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如做事情不愿意让家长参与,不愿意让家长进入自己的房间。
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情感日益深厚、稳定、带有闭锁性。如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
2、平衡性。
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在情感方面,他们很脆弱。
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击,一回失败,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正确面对,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青少年时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逆反心理。
他们对小时候所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显示出盲目崇拜的心态。他们崇拜港台歌星、影星,在校园里形成一群为数众多的追星族。
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并存说明青少年学生心理还处在成长期,心理状态起伏大。
4、攀比心理。
不挣钱却乱花钱,有的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十几块钱才舒服,特别在男、女学生之间花钱,来显示自己。没赚钱时就已经养成了花钱的习惯,这是独生子女教养方式造成的消费特征。
如:手机、名牌鞋、衣服,互相攀比追潮流,同学之间过生日下饭店,讲排场,互送贵重礼物,小到几元大到几十元,出手不凡,认为不算啥,只要需用钱就伸手与家长要。学生不了解家长的钱挣的不容易、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
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个方面检出率如下:
1、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占53.09%。
2、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占24.07%。
3、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占29.69%。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占37.04%。
5、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占36.11%。
6、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要发生。占44.44%。
7、自我强迫——明知没必要去做但还是要做。占41.05%。
8、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占45.37%。
9、情绪不稳定——情绪和情感忽高忽低。占56.48%。
10、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自在、不平衡。占30.56%。
据调查大部分高中生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焦虑、强迫症,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男女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要明显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其不同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等发展及其个性差异有关。
高中生的情绪发展有如下特点:(1)延续性。如果说,小学、初中生情绪易激动、易感染、易表现,情绪延续时间短,那么,高中学生的情绪暴发的时间延长,稳定性提高。(2)丰富性。高中生正处在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情绪种类都可能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有层次的不同。如哀伤,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之分。另外,情绪体验在内容上,也表现的千头万绪、丰富多彩。(3)特异性。高中生的情绪体验有个人的独特的“光环”,有个性的差异、自我感知的差异,同样是忧愁,可以有林黛玉式的郁郁寡欢,也可以有诸葛亮式的深谋远虑。
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包括性别意识觉醒,正如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一场革命。
首先,是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已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当然也有一些学生的依赖性强,自主性差。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已不象初中生那样令人心烦,他们能心平气和地与他人交换意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人的意见,他们的逆反、反抗性渐渐减少。
第二,自我意识能力的分化。其中“理想自我”即“我理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现实自我”即“我是什么样的人”的分化,使高中生规划、期待自己成为可能,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自我矛盾。
第三,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已经能够对自己进行独立地评价,且评价对象也从自己的外表渐渐深入到内心世界。虽然这种评价还没有达到非常全面而深刻的水平,但较之初中生已有很大提高。然而,高中生的自我评价仍易出现高估或低估的倾向,从而产生自我陶醉或自我菲薄的现象。
第四,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对自己过分关注、脱离现实、自我孤立的危险。
第五,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高中生的自尊心特别强,是他们自我意识中最敏感、最不容冒犯的部分。高中生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为此他们努力学习,力图在各个领域有出色的表现,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但是他们获得承认和赞赏的需求,如果不能以社会承认的方式得到满足,往往就会以社会不容的方式去寻求满足,如恶作剧、打架斗殴、玩世不恭等等。高中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冲突和攻击行为背后,往往都有得不到满足的自尊需求在起推动作用。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是独立性、平衡性。
高中生
高中生,是初中学习阶段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的统称,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重点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中国高中生年龄范围大致是15—17岁。
我国现有4527.49万高中生、职中生(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2.7%,普通高中在校生年\平均增长14.93%。
随着高中阶段毕业生数的逐年增长,今后若干年内即使继续保持现有65%~70%的高考录取率,全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每年平均也将需要递增100万人以上,其中本科在校生规模每年要递增50万人左右。
这就要求在发展大众化本科教育方面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以高中为最高学历,高中毕业后也可称高中生,含义为高中学历的人。
知识拓展:
中国大陆高级中学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属于收费教育。初中毕业生若要进入更高一级层次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则需要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又称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依据此次考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进入高中。
普通高中强调综合理论与道德素养的教育,共三个学年,在许多省份;从普通高中的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入文科班或理科班,除学习语文(汉语)、数学(有文理之分)、外语(一般为英语)外,还要学习文科或理科课程。
文科一般被认为是“文史科”的简称,一般包括政治、地理、历史。理科一般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两者分别偏向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能力的培训。一些省区正在讨论是否需要废除文理分科。
高中生心理特征:智力的迅速发展。高中生的感觉、知觉灵敏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自我意识增强。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情绪、情感趋向成熟。
高中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已逐渐趋向于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这个时期的学生办事积极、富于热情、情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
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学生的情感、情绪容易过于激动,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学生慢慢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由于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的情感逐渐走向稳定。
意志发展迅速。高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别人。同时,高中学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此外,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韧性。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认输,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本文来自作者[雅柏]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067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雅柏”!
希望本篇文章《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为独立性、平衡性、逆反心理、攀比心理。1、独立性。高中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如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