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篇1
观察情况记录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有6名小朋友选择了表演区。插完区域卡后每个小朋友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田田和右右选择了小话筒,其他小朋友挑选了响板、三角铁、铃鼓,娇娇发现没有人拿串铃便赶紧跑去拿了串铃给轩轩,可是轩轩已经拿了自己喜欢的铃鼓,两人谁也不让谁便争吵了起来。大家争吵的挺激烈便叫来了老师。问过原因后才知道娇娇想指挥,可是发现少了一种乐器,想让轩轩拿可轩轩不同意,最后经过商量大家决定让娇娇指挥,唱两遍歌曲,第二遍的时候用大家可以换换乐器。没过一会表演区传来《红星闪闪》的歌声,娇娇指挥,大家配合的挺默契的,并遵守了约定将歌曲演奏了两遍。
评价与分析
张娇娇小朋友平时在班里是比较聪明能干的小朋友,经常在班里当小班长,所以孩子习惯了管其他小朋友的这种意识,所以才会要求轩轩必须要拿串铃的这一行为。
教师介入及策略
当小朋友在区域活动发生争吵时,作为老师一般会先在旁边默默观察幼儿,这次活动他们主动告诉我,我们一起商量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批评哪个小朋友。这样也让他们知道了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和同伴沟通。
改进措施及目标
1.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给其他的小朋友一些当小班长,小组长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去尝试。
2.培养小朋友之间的沟通能力,遇到争吵商量解决问题。
篇2
观察目的:新学期我们班开设了小舞台,我们提供了舞台,背景,表演乐器,服装,道具,在音乐的选择上也选择了一些孩子们学过的歌曲,但孩子们似乎会对这些内容并不感兴趣。
实录:
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早上自己选择的活动区域去游戏吧!源源,湘湘,桦桦端着小椅子来到小舞台前面,打扮了好了之后,桦桦第一个走上了小舞台,他在小舞台走着模特步,不停地变化姿势,可小观众们似乎并不感兴趣,很快源源和湘湘就聊了起来,这是我妈妈做的蝴蝶结。我妈妈还给我做了副红色眼镜呢。湘湘又拿起一只粉红色的灯笼,美滋滋地摇来摇去。一会桦桦也走下了舞台,他摘下帽子,穿上了蜘蛛侠的衣服,拿着宝剑,在旁边不停地摆着动作。看着空空的小舞台,我提醒源源源源,你不去表演节目吗?等到源源站在小舞台,你想唱什么歌呢?老师,我想跳小苹果。啊!源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还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随着音乐响起,源源开心地扭了起来。很快成成和妮妮,琳琳几名幼儿都围了过来,也跟着在舞台下面扭了起来。音乐结束了,成成对着我说:老师,我也想跳小苹果。
分析与措施:
孩子们在舞台的表演也许只有几分钟,但是却能够体现出孩子们平时的表达表现能力,习惯培养,大胆自信等多方面素养。在音乐的提供上我们选择了孩子们当下学习过的歌曲,认为幼儿比较熟悉,同时引导幼儿在音乐区中进行表演和巩固。但内容单调,并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的参与的兴趣,导致他们并没有表演的意识,更多的是喜欢装扮行为。
我们需要调动现场的气氛,注重投放节目的丰富性,来激发每个孩子的参与度。首先,节目的内容要丰富,要包括音乐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比如歌唱、节奏、舞蹈、时装表演等等。其次在音乐区表演节目的选择上也要首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幼儿当前感兴趣的歌曲(或者节奏、舞蹈),比如《小苹果》《健康歌》等,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的兴趣,除此之外,孩子们对于自己熟悉的学习过的歌曲(节奏、舞蹈)也会非常感兴趣,一遍又一遍地表演,对于以后有可能会学习到音乐,老师也可以事先投放进去,引导幼儿在音乐区中先行熟悉旋律,为以后集体教学活动做准备。投放的节目既有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又有幼儿需要提前学习的,既满足了幼儿当前的需求,又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性。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学会礼貌待人
中班游戏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如下:
区域名称:手工区
观察对象:岚岚
记录者:顾丽亚
观察重点:乐意与同伴交往
幼儿活动情景记录:岚岚是个内向孩子,今日她坐着看旁边的小朋友折纸,我她怎样了她说我没有纸。听完我告诉她你拿不到能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下让他们递给你就好了。她点点头我发现她愣在那还是不折,告诉我,我不会折。我说“岚岚你教下好吗”,当我再次看她们时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行为分析:岚岚是个内向孩子。平时交流就不是很多,遇到事情她不会主动地与别人交流。这时教师引导让旁边语言交流本事强的幼儿去带动她,让她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观察记录:学会礼貌待人
观察时间:2015年1月
观察对象:XY
观察目的:学会礼貌待人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来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活动空间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XY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XY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XY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XY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区时XY在建筑去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洋洋正巧坐在XY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挡住了XY的搭建,于是XY就推了洋洋一把,结果手重了,洋洋哭着向我告状说XY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XY叫了下来,对他说:“XY,你为什么打他啊?” XY说:“我没打他,他碰到我的楼房了。”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 XY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洋洋,还能怎么告诉他啊?” XY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XY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洋洋说,他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 XY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本文来自作者[佐恋]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bdianzi.net/gb/103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佐恋”!
希望本篇文章《中班表演区观察记录与分析【两篇】》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