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是明朝著名的散文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该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因为拟古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使当时的文学作品渐渐流于仿古、抄袭。
扩展资料: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病逝,年六十六。
归有光墓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金潼里,墓地方圆5亩多,墓有多冢,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暨配魏氏、王氏之墓,曾孙归庄墓附葬在西冢之次。原墓门在东,乾隆六年(1741年)县令丁元正封筑后,移至冢之前。
百度百科——归有光
百度百科——唐宋派
唐宋派名词解释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明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为代表的唐宋派兴起。唐宋派文道合一与师法唐宋相结合的文学主张,极大提升了唐宋散文的地位,对王安石散文而言更是如此。唐宋派古文选本对王安石散文经典属性的全面挖掘,及归有光、茅坤等人对王安石散文的学习,是王安石散文经典地位得以在明代确立的关键。
介绍
唐顺之的《文编》与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是唐宋派具有代表性的古文选本,集中反映了唐宋派文人的古文思想,对当时及后世读者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对王安石散文经典化的意义十分重大。
《文编》是唐顺之于嘉靖年间选成的古文选本。唐顺之选《文编》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为文之法度。正如四库馆臣对《文编》的评价:“标举脉络,批导窾会,使后人得以窥见开阖顺逆、经纬错综之妙。而神明变化,以蕲至于古。学秦汉者当于唐宋求门径,学唐宋者固当以此编为门径矣。”
本文来自作者[凡亦]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353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凡亦”!
希望本篇文章《归有光是哪朝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归有光是明朝著名的散文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