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得了疾病,不仅健康受威胁,还会使患者烦躁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除了要尽早就医治疗,还会去寻医问药,避免病情加剧。那么药物有什么知识要了解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安全合理的用药知识,。
安全合理的用药知识
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皁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止痛药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要对症。
安全合理用药的适当做法
1.适当的药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同类药物中,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适当的合并用药。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不要凭自我感觉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3.适当的时间。根据药物在体内作用的规律,设计给药时间和间隔。最合理的给药方案是设计出适当的剂量和间隔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 *** 。
4.适当的途径。是指综合考虑用药的目的、药物性质、病人身体状况以及安全经济、简便等因素。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适合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如治疗结核病要打持久战,至少需要服药半年以上,而治疗痢疾则需速战速决,一般采用3~5天疗法。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地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不安全合理用药的现象
1、“老毛病”现象。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凭经验自行购药。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看起来相似的疾病,其实并不是完全一样。反复使用一种药,也容易产生耐药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有些病人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出现。主要原因表现在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工作忙忘记服药;治病心切急于求成乱服药,加大剂量或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3、模仿他人用药。有的病人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感觉症状相似,自己也跟着吃。这种用药方式,忽视了同类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不仅症状不同,而且病因也不同,有的可能是金**葡萄球菌引起,有的可能是绿脓杆菌引起。在病因不清、不同的情况下,模仿用药等于无的放矢,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4、多药并用。不少人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会盲目采用多药并用打歼灭战,这是很危险的。药物配伍得当,可以增加协同效果,若配伍不当,药物的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相互拮抗,欲速则不达。临床上,一般一种药物能够解决的疾病,最好不用两种。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知识200字
人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用药知识,导致用药的不合理性呈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的自己的健康成长。那么你对用药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用药安全最擅长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如何辨别网上药店是否合法
从网上是可以购买药品的,但一定要从合法的网上药店购药,药品安全才有保障。辨别一家网上药店是不是合法的,可直接登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资料查询”中“网际网路药品交易服务”栏目进行查询。截至2011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75家合法的网上药店,其中有40家可以在网上向消费者零售药品,其他是从事网上批发和交易等业务的。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网际网路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不得向其他企业或者医疗机构销售药品。
2、通过药品标签识别假劣药
通过药品标签,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假劣药品的“蛛丝马迹”:
1从批准文号上识别。现行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药准字和1位拼音字母加8位数字。拼音字母表示药品的类别,8位数字代表批准药品生产的部门、年份以及序列号。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即可查询批准文号的真伪。
2从商标上识别。合格药品包装上应印有商标图案及“注册商标”字样,有的还有防伪物或防伪镭射图案。
3从药品包装上识别。合格的药品外包装字型和图案清晰,印刷精致、色彩均匀。其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三项一个都不少。
3、我国的安全用药月是在每年的九月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2011—2015》,自2011年起,将每年的9月定为“全国安全用药月”。每年9月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集中围绕“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4、几种常见服药方法的含义
1空腹服: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
2饭前服:进餐前30分钟服。
3饭时服:吃饭时和食物一起服。
4饭后服:进餐后15-30分钟服。
5睡前服:睡前15-30分钟服。
6必要时服:急病发作时服。
7顿服: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
8特殊时间服:按医生要求的时间服。
5、降压药应用原则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提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包括合理膳食、戒菸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情绪稳定。
降压治疗药物应用的原则为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个体化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服药简便、依从性好。
6、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注意事项
1降压过快,极容易发生意外。
2血压高时,服用甚至多服几片降压药,血压降低后马上停药,易导致血压反弹,严重高血压应该终身服药。
3睡前服药,血压下降,血流变缓,血液粘稠度升高,容易导致血栓,引发卒中或心梗。
4药物的降压作用及机制不同,如果选择的降压药物不合适,或用法用量不合适,降压作用就不明显。 “的人还:
用药药品安全知识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本文来自作者[南烟靖易]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30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南烟靖易”!
希望本篇文章《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包含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人一得了疾病,不仅健康受威胁,还会使患者烦躁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除了要尽早就医治疗,还会去寻医问药,避免病情加剧。那么药物有什么知识要了解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