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知识点梳理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 知识点归纳 总结

昌盛的 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 传说 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隋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2.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以贞观为年号。他进行改革

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

②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

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

④重视 教育 ,大力培养人才;

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意义: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 清明 、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最的皇帝之一。

3.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的女皇帝。她重用姚崇、宋璟等。

4.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是为唐玄宗。他的主要年号是开元。开元年间,他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②采取 措施 发展生产③唐玄宗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④废除严刑苛法⑤倡导节俭。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6.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把金成公主嫁给尺带珠丹,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

7.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8世纪初,蒙舍诏统一个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8.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唐玄宗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9.唐朝时,日本派很多“遣唐使”来到中国,其中的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是为中日的文化做出了贡献。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难,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10.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求取佛经,攥写《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初一 历史 学习 方法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所以然,在学习中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尽力去学习。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真正弄清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处事,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历史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与人谈话时若能博古通今,一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历史还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态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好它。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历史学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实,历史很容易学好,每一个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好它。

二、理清线索,把握整体结构。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注意前后联系,学会归纳整理。

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香港回归”时,我们应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回顾香港是如何被英国占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应联想到中国历史“五四运动”的发生。经常注意前后联系,我们就能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就“港澳、台湾问题”、“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四、及时复习巩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

初一历史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最全最重要的知识点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我国历第一个国家“家天下”的夏朝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政权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

夏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原因:

1、夏朝按地区划分国民(九州);部落按血缘划分人群;

2、建立了压迫人民的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

3、“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对立阶级的产生

夏灭亡的原因:夏桀暴虐成性、荒.无度、大兴土木、剥削百姓

二、商朝的建立

1、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2、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300年

3、商朝的政治、经济、 文化

政治上:是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之一。

经济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文化上: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三、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今西安)

4、西周的政治、经济

政治:分封制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手工业:分工较细(百工);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

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四、西周的灭亡及东周建立

1、西周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

2、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五、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荒.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分封制的作用

作用《春秋》《战国策》西汉刘向编写内容周王的分封:“授民授疆土”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同姓、姻亲、功臣、前代贵族依据分封人员A、加强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B、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文化发展。

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军队、刑法—暴力手段礼仪教化—怀柔政策军队刑法:对外征战,对内镇压反抗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1、春秋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前476)由统一走向分裂

2、战国封建社会形成(前475--前221)由分裂走向统一孔子编写,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听天子命令,不尽义务,政令征伐自诸侯出。)目的: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 总结 人教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

2.统一时间:589年;统一标志:隋灭陈;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灭亡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时间:618年;事件: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知识点二:隋文帝统治

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知识点三:隋朝大运河

修建者: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各段名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重要城市: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四:科举考试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2.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3.唐太宗的主要活动(治国政策和措施)

(1)用人上: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

(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称之为“贞观之治”.

七年级 历史 学习 方法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的老师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只有对它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它的动力,所以对于政治和历史的学习也是如此。中学阶段学习历史和政治并不只是为了成绩,一个人的政治和历史水平的高低往往会表现在一个的修养上。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享受,就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政治、历史,首先就是要培养对政治、历史的兴趣。

学会归纳总结。

学习政治和历史不能仅仅是囫囵吞枣似的死记硬背,要学会归纳总结。对于初中的历史,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把所学的历史事件串起来,然后拓展,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进而牢牢掌握课本的内容。对于初中的政治,可以把类似的 热点 话题总结到一起,比较他们的不同点,比较他们反映事实的差异。把政治和历史知识点用自己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有助于学习和掌握。

多读书,多关注热点话题。

不能仅仅把学习的范围局限在课本上,当课本上的知识点掌握的足够熟练,我们可以去多读一些课外书,像《史记》就是一本很好的了解历史的课外书。课外时间也可以抽时间观看新闻联播,我们可以从新闻中获得书上没有的对历史事件和热点话题的看法,我们能从新闻中了解到大众对于热点话题的看法,这对我们学习初中的政治和历史是十分有用的。

改变以分数为中心的观念学习历史:

要想学好初中历史一定要改变自已心里一切以分数为为中心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数将会被越来越谈化人生的标签,不少中学生以及家长并没有从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中走出来,认为分数在考试中占的分值较小,于是给它一个“副科”的名字,这无形中会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错觉,历史不重要,这样以来就无形的降低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后的时间分配,从心理上改变思维,不为分数而学习,这不仅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心理素质。

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历史

纲举目张的学习方法学习初中历史:

历史学有它自身的学习方法,它的整个学习的过程都是围绕着中心线去讲述的,也就是说,它的知识点不是散乱的,在学习每一个章结的时候都以围绕着这条线索来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比如,整个历史书都是围绕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风俗和影响来发展的,无论学那个历史事件或者那一个章结,都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眼光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以来,历史也就变得不那么复杂了。

初一历史重要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

★ 七年级历史最全最重要的知识点

★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要点

对于历史这些文科类学科,大家要勤做笔记,尽量做到最简易精准,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方便的去记忆与学习,想要学好一门学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与技巧。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七年级历史的知识点,非常实用哦。

 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

 时间: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

 二 、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时间 :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

 时间: 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 (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二、商朝

 1、建立:约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四、东周

 (1)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形势图)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3)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3、影响: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考点 3:统一国家的建立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秦朝的统治与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朝的统治

 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秦始皇图)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考图)

 4、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陈胜吴广起义

 1、地点: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推动下,刘邦项羽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二、汉朝的统治

 1、西汉

 时间:前202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

 汉初:郡县制,分封制,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东汉:时间:25-----220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发南疆。

 过 :统治残暴: 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2

 1.元谋猿人发现的时间:1965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元谋猿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 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北京猿人发现的时间:1929年,地点:北京市西南周口店山洞里。

 山顶洞人发现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考古学家把他们称为:山顶洞人,生活时 间:距今约3万年。

 2.主要国家建立情况:

 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 亡国者 都城

 夏 前2070年禹 桀阳城

 商 前1600年汤 纣 亳 殷

 西周前1046年周武王 周幽王 镐京

 秦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西汉前206年 刘邦 长安

 魏 220年曹丕 洛阳

 蜀 221年刘备 成都

 吴 222年孙权 建业

 3.古代主要政治制度

 禅让制:原始社会首领产生方式。

 王位世袭制:从夏禹传子启开始分封制。

 西周开始:中央集权制。

 秦朝开创,包括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4.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5.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6.称号与人物

 神农氏:炎帝;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

 大禹:禹 医圣:张仲景;

 神医:华佗; 书圣:王羲之

 7.人物与成就

 李冰:都江堰 张骞:出使西域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麻沸散

 司马迁:《史记》 祖冲之:圆周率

 贾思勰:《齐民要术》 郦道元:《水经注》

 王羲之:《兰亭序》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8.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墨家:墨子 儒家:孟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

 9.中国之最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黄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西周时的司母戊鼎。

 春秋诸侯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都江堰。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始于秦朝。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西汉。

 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纸最早发明于西汉。

 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人是华佗。

 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的书籍是《九章算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写的《史记》。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的人是祖冲之。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

 东晋南北朝时,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第一单元(1---4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人类

课堂导学

本课主要涉及到我国原始人群。主要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地点、生产生活情况。

知识梳理

一、元谋人

1、时间---距今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时间—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

3、地位:

A:北京人使用工具----打制石器,

B;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C:北京人生活方式-----群居

三、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

3、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4、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

5、会人工取火;

6、生活方式---“氏族公社” “氏族”—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堂导学

本课主要涉及到我国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主要生产、生活情况。

知识梳理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七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使用工具---磨制石器,这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4、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5、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使用工具---磨制石器。

4、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5、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和箭头。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出现黑陶和白陶

4、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贫富分化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随葬品的多少看出贫富的明显。

第3课华夏之祖

课堂导学

主要讲述了华夏族(炎黄子孙)的来历以及民主推选首领的办法----禅让制及推选出的尧、舜、禹以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

知识梳理

一、炎黄战蚩尤

1、炎黄子孙(华夏族)的来历:在距今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炎帝和黄帝的结合,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二、黄帝-----“人文初祖”仓颉发明了文字。

三、尧舜禹“禅让”

1、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首领还有尧舜禹。

2、禹治水;

3、尧传舜,舜传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禅让”

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形成。

知识梳理

第1、2课主要涉及到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和远古居民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易混知识点有:

1)从时间上区别: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北京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河姆渡居民距今七千年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五六千年;大汶口居民距今四五千年。

2)从地点上区别:

元谋人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北京人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山顶洞人位于北京周

口店龙骨山顶部;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陕西

西安半坡村);大汶口居民位于山东大汶口。

位于长江流域的文明古人是:元谋人和河姆渡居民

3)从使用工具或典型特征:

①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②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期)居民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虽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

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居民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

③使用自然火的是北京人;用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的是山顶洞人;会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会种植粟的居民是半坡居民;使用弓箭的是半坡居民;会开挖水井的是河姆渡居民;会制造彩陶的是半坡居民;有黑陶和白陶之分的是大汶口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是大汶口居民。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堂导学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以及商纣的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知识梳理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来商朝又叫殷朝。

3、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4、周文王重用姜尚

5、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约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

约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

约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姬发)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课堂导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知识梳理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2、到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和四羊方尊3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堂导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知识梳理

在公元前771年,西北的少数民族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与周幽王有关)

一、春秋争霸:

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

(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三个暴君、末代国王

夏:启、桀、桀 商:汤、商纣王 西周: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齐桓公称霸的条件:

A: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B: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策

D: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6、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6、材料“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1)当时越国、吴国的国王是谁?答:越国的国王是勾践;吴国的国王是和闾

2)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是伍子胥;

3)“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什么意思?答:用十年时间生育人口,聚集财富,而后再用10年时间教育训练。

7、材料: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

1)这副对联说的是古代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答:是项羽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2)他们分别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人物?答:项羽是秦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的人。

3)举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4个。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

4)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可贵品质?答:勇敢、坚强、有毅力、意志坚强、有志气。

课堂导学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知识梳理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很多,这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2、我国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

1、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四、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五、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六、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堂导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知识梳理

一、文字: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二、天文、历法:

1、 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

2、夏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的记录;商朝

3、战国时测出24节气。

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有关屈原的材料“长太息以掩梯兮,哀民生之多艰”1)选自屈原《离骚》2)该诗句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6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堂导学

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此外,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关于战争,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孟子则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战争;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孟子倡导“仁政”,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子则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看到孟子政治主张中的环保意识,及珍爱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思想。 { 知识梳理}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对教育的贡献: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

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四、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A:实行法制;B: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六、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七、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八、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代表人?答:是孟子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他在政治上有何主张?答: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十、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列表如下: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老子 春秋末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下表内容:

朝 代 建立者 末代国君 暴 君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 城 其他

夏 朝 启 桀 桀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阳 城

商 朝 汤 纣 纣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殷

西 周 周武王 周幽王 周厉王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东 周 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洛阳

①夏朝:

A: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传位给启,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历法产生于夏朝;夏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②商朝:

A: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叫“甲骨文”

B:青铜文化在商朝进入灿烂时期。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青铜器中的精品是四羊方尊。

C:历法在商朝得到完善。

D:商朝在历法上有了日食、月食记录。

E:商朝暴君纣王发明“炮烙之刑”

③西周:

A:为巩固统治,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在公元前771年被少数民族戎族灭亡。

C:西周暴君:周厉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D:西周末代国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E: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国人”即平民)。

④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春秋首霸: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提出了“尊王攘夷”。

称霸的条件:A: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B: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策 D: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公元前7世纪晋楚通过城濮大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退避三舍” 4、有关勾践“卧薪尝胆”的材料

材料: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

1)这副对联说的是古代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答:是项羽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2)他们分别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人物?

答:项羽是秦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的人。

3)举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4个。

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

4)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可贵品质?

答:勇敢、坚强、有毅力、意志坚强、有志气。

材料“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1)当时越国、吴国的国王是谁?

答:越国的国王是勾践;吴国的国王是和闾。

2)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是伍子胥

3)“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什么意思?

答:用十年时间生育人口,聚集财富,而后再用10年时间教育训练。

5、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国家。

6、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春秋时有了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慧星记录。

二、战国时期: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分晋国,随后田氏代齐。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战国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其中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的是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赵括有关)

5、战国时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6、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时间、在位国君、内容、影响。(商鞅变法是该时期变法中最彻底的一次)

7、战国时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

8、战国时产生了二十四节气。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课堂导学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归纳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培养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要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

知识梳理

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咸阳。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B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C: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文化方面: 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三、思想: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四、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以上是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3、谈一谈,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度量衡。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4、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5、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课堂导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通过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要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一、秦的暴政:

A秦朝的赋税徭役繁重;B秦朝的刑法很严酷,有“族诛”、“连作”。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陈胜、吴广;3、地点----蕲县大泽乡;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在陈建立了政权。

三、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四、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以少胜多,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五、楚汉之争:

1、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

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3、项羽在乌江自杀。

六、材料“贫苦农民900人,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界,中途遇上了大雨,误期不能到达要处死,号召大家起义”

1)这是哪次起义的情景描述?答:是陈胜、吴广起义。

2)说出起义的时间、地点。答: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

3)起义的口号是什么?答: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这次起义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知识归纳

本节课学完后,可以将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整理成大事年表(如下图),训练自己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学会其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秦朝历史的发展线索。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本文来自作者[友柳]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2519.html

(4)

文章推荐

  • 大家知道最有效的祛痘方法吗快跟我说说最有效的祛痘方法吧!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起痘痘是美女们最烦恼的,对于注重形象的美女来说,脸上长痘痘可是十分不爽的事情,又不敢去弄掉它,因为会留下痘印。祛痘产品很重要。因为平时工作忙碌,无暇花太多功夫在对付痘痘上,所以,扫平痘痘就只能依靠祛痘产品。祛痘产品品牌都有哪些牌子?祛痘什么牌子好?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2025年09月08日
    26
  • 为什么用了防晒喷雾还是晒黑了?

    进入夏季,烈日当空,紫外线的“杀伤力”特别强。对于那些爱美的人士来说,出门前必须先涂上防晒霜。各位小仙女一定一定要注意防晒,我们来看看紫外线的威力:UVA射线穿透性强,不会被玻璃阻挡,可以进入皮肤的真皮层,光老化和晒伤。UVB射线可被玻璃衣服伞等阻挡,无防护情况下:暴晒20分钟会引起皮表深浅不同的红

    2025年09月11日
    18
  • 中性皮肤要选用什么样的护肤品

    中性皮肤日常护理以保湿养护为主,中性肤质很容易因缺水、缺氧分而转为干性肤质,所以应该使用锁水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要用适合自己的洗面奶洁面,晚上一定要卸妆干净,保证充足睡眠。平时应该注意内调,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均衡也很重要,日常护理如下:第一个是要清洁,简单的且洗面奶洗洗就可以了;第二个当然

    2025年09月12日
    22
  • 敏感肌秋冬怎么保养 这样保养可解决

    最近虽然天气晴朗,但空气污染蛮严重的,干肌偏敏感的我,脸颊开始发痒泛红起来,甚至还有点小爆痘,上妆真的好苦恼~已经开始过敏的肌肤,擦什么都怕造成反效果,但不保养又不行~听说DR.WU出了两支精华液,能让闹脾气的肌肤,乖乖听话,真有那么厉害?我立马来试试。#进入冬天,空气品质每下愈况,紫爆警告响不停

    2025年09月16日
    13
  • foggy是什么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英语

    adj意思:有雾的;雾茫茫的。读音:英[?f?ɡi],美[?fɑ?ɡi]。造句:Conditionsweredampandfoggyaftermorningsleet.早上的雨夹雪过后天气潮湿多雾。itwasn'tfoggyyesterday短语的语法:1、用it指代老天,天

    2025年09月20日
    8
  •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安全教育有哪些

    1、在加强常规方面,做到井然有序,要求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2、确保上下楼的安全。幼儿能做到不推拉、不跳台阶、眼睛看脚底下。3、幼儿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大人或集体,单独一人外出。4、幼儿知道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受伤。5、户外活动玩大型玩

    2025年09月21日
    5
  • 推荐一款“微信小程序跑得快挂多少钱”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您好:微信小程序跑得快挂多少钱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微信】安装软件.1.微

    2025年09月21日
    1
  • 必看教程“微信链接斗牛有没有挂”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亲,微信链接斗牛有没有挂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本司针对手游进行匹配,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是

    2025年09月21日
    1
  • 必看教程“微乐锄大地辅助器免费版(透视)”详细开挂玩法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2025年09月21日
    3
  • 教程分享“微乐跑得快16张开挂神器安卓版”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

    亲,微乐跑得快16张开挂神器安卓版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本司针对手游进行匹配,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2025年09月21日
    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友柳
    友柳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友柳”!

  • 友柳
    友柳 2025年09月21日

    希望本篇文章《初一历史知识点梳理》能对你有所帮助!

  • 友柳
    友柳 2025年09月21日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友柳
    友柳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

    联系我们

    邮件:巅峰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