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幼儿的时间段会遇到很多麻烦的事,作为父母应该学习一些育儿知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幼儿育儿知识,供大家阅览!
宝宝生活用品大全
一、温奶器
温奶器根本是不实用的,除非你们家宝宝吃奶的特别有规律,属于整点吃的那种。要不然等宝宝想吃的时候,你用温奶器根本来不及,我家后来就直接就奶瓶整个浸在温水中,还更快一些。(因为温奶器温奶的水只在奶瓶底下的一点点,50ML以内的奶还行,奶多的话要温到40度可要很久)之前广告里说什么把奶泡好温在那,晚上宝宝醒来就能直接喝了,完全脱离现实!大家想象一下,把奶放在40度的环境里,那不馊掉才怪啊!之前去医院问医生,医生告诉我说放一个多小时最多了,再长肯定变质,是不能给宝宝喝的。
我当初买的是贝亲4合1的那款。结果一直都只在用消毒的功能,其它功能小试了一次两次的,就都放弃了。温奶功能刚刚说过了,还有就是蒸蛋和蒸食物,蒸蛋没试过,但蒸过一次土豆丁,让我大呼受骗上当。我用这个机器蒸土豆丁(丁还特意切的很小),按说明书操作,蒸了整整半天,土豆还是硬的。我还当是这土豆的问题,结果同一土豆剩下的半个,小老虎的爷爷切都没切,放在锅里隔水蒸,十分钟,就蒸成土豆泥了。唉,早知道当初就直接买个贝亲单独的消毒机,还浪费了我那么多钱。
二、隔尿裤
这个我一次买了7条,其中S号3条,M号2条,L号2条。坚持用了几次后,放弃了!这个东西中间就是层塑料纸,两边都是布,塑料纸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肯定不透气的,两边都是布,里头的布湿了,当然会从边缘渗到外边那层布了,所以虽然宝宝裤子不会整个的湿,但大腿内侧的裤子百分百会湿掉,你总不能说没整个湿就不帮他换了吧?而且如果你要一定要买来尝试一下,那也建议千万别买S号的,宝宝长起来可快了! 我们小老虎现在白天还是在用尿布,而且根本不用穿开档裤,裤子也完全不用湿。呵呵
顺便告诉大家我现在的办法,就是把早上把小老虎晚上用过的纸尿裤做个超级无敌纸尿裤,具体步骤是:
把整个纸尿裤泡湿(不泡湿的话里头的吸水棉会是棉花的样子,很难倒出来,倒的时候还会像棉花一样扬灰)从里面的侧边撕开一个口子(不需要剪刀的)把里头的吸水棉整个倒出来剩下的亲肤层和隔水层用肥皂洗干净,太阳下晒晒干即可。
使用步骤如下:
将尿布折成正好能塞进纸尿裤的大小将一次性尿垫(就是种一张张很薄的无纺布的那种)包住尿布的一个侧边将包好一次性尿垫的尿布塞进纸尿裤里即可(纸尿裤开口的地方有一次性尿垫包着尿布,这样宝宝拉臭臭的话尿布也能是干净的,这样洗尿布就特别方便了)
这样的尿布裤比买来的要好很多,一方面的纸尿裤的亲肤层吸水性特别好,一般我家小老虎的尿布全湿了,但那一层还是干燥的^_^ 另一方面纸尿裤的隔水层也不只普通的塑料纸,所以也不会不透气。
三、那种带勺子的奶瓶
那个就是个垃圾,根本没法用。奶瓶一侧过来,奶就直接往下流,我家小老虎根本来不及吞咽。这个就试了一次,就被我无比怨恨地把那个勺丢了,换成奶嘴了。而且那个奶瓶做的无比粗糙,瓶身是软的,说可以把奶或米粉捏过去,都直接一去不回头地流了过去,还要捏什么啊?好在没花太多米(我买的是宝贝可爱的那种,其它的是不是这样我就不知道了)
四、新生儿手套
我家这个根本没用过,我家小老虎指甲抓脸就直接给他剪指甲了,医生说把宝宝手一直放在手套里是不好的。而且我看网上有的说宝宝满月前不能剪指甲,我咨询医生说没这回事,我用宝宝专用的指甲剪剪,根本不会剪伤宝宝的。
五、吸鼻器
完全不好用,我家小老虎有鼻屎我都直接用棉签的,有一次有鼻涕我吸半天也没用,而且小老虎还排斥的很。我自己试了试也有同感,这种有橡胶味道的东西在鼻子那吸来吸去,我也受不了。
六、针筒喂药器
这个太麻烦,而且在管内总会留些药没办法全喂到宝宝嘴里。试了1次就闲置了。不过我觉得强生艾畅的那种吸管还是蛮管用的,不容易泼洒也更容易让宝宝咽下去,可惜不能消毒。
七、摇篮
一次没睡过,直接睡他的小床,或者抢占爸爸妈妈的大床位置。我实在不明白要那么个小东西有什么用呢? 》》宝宝出生你必须知道的事
八、蚊帐
这个如果蚊子真的多可能还有点用,但是我家小老虎很排斥,我想可能是因为蚊帐会有点闷的原因。不过这个对有的宝宝可能还是有用的,也不能完全算鸡肋吧。
猜你喜欢:
1. 幼儿园大班育儿知识大全
2. 幼儿园秋季育儿知识?
3. 5-6岁育儿知识大全
4. 幼儿园学前班育儿知识?
5. 幼儿园大班育儿知识?
6. 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
7. 3-4岁育儿知识大全
8. 幼儿秋季育儿知识大全
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
育儿知识简短分享
育儿知识简短分享,每个家长都应该懂得一些育儿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变得更好。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育育儿知识简短分享,赶紧用到家庭教育中吧。
育儿知识简短分享1特殊待遇
大家给予孩子最高待遇,给予特殊照顾,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样下去就会变得自私自利。
过分注意
家人过分注意孩子,孩子就觉得自己是视线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如果别人忽视他了,就会发脾气,还会出现严重的“人来疯”现象。
轻易满足
平时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这种孩子肯定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不懂得吃苦耐劳。
生活懒散
孩子生活懒散的话,长大后就会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事情没有计划。
祈求央告
求着孩子吃饭,孩子不吃饭就拿很多东西诱惑孩子。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包办代替
对于要不要孩子做家务,大家有的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孩子这么娇贵,怎么舍得让他劳动?”也有的说:“孩子现在还小,做家务也做不好,不如不做。”
这样,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还要喂饭,还要爸爸妈妈帮他穿衣服,就算长大以后,孩子也不知道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孩子以后会变得非常懒散,不会主动帮助他人。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怕。不小心摔跤了的话,站起来拍拍屁股继续玩。可是为什么孩子慢慢地变得爱哭了? 这都是爸爸妈妈太爱孩子造成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就不允许孩子再玩了,一直哄孩子,最后就会导致孩子离不开爸爸妈妈。
剥夺独立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让孩子一个人出门,有小朋友来找她玩,也只允许在家里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走到哪都带着孩子,含在嘴里怕融化。
总是这样保护着孩子,会让孩子以后变得越来越胆小,没有自信心,养成依赖心理,在家里面趾高气昂的,到外面就胆小如鼠。
害怕哭闹
遇到孩子不顺心的时候就只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这样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可是如果只会打骂孩子的话,对孩子也会有不利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就变得很任性,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
当面袒护
有的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会跳出来阻挡,这样一来,就白白损失了教育孩子的机会。孩子会慢慢变得没有是非观念,变得性格扭曲,家庭人员之间也会因为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产生分歧。
面对失败应该多鼓励孩子
流传一个有趣的讨论——竞争是很消极的事件,在任何一项以学校为基础的比赛当中,孩子们不应该相互争斗。因为,当结束时,赢家只有一个。同样明显的是,有赢家,也就意味着有输家。
没有孩子愿意成为一个失败者,也同样不会有家长,为自己本来该赢的孩子的失足大意而鼓掌称好。
但有时,爸爸妈妈不得不做出万全的准备,因为“下一次”总是客观地存在着。
你可以对孩子说:“我们谁也不知道你们班的哪个小朋友会成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或者“你好朋友的生日快到了,为什么不送她一双溜冰鞋呢?看看她能不能打破上次她在体育嘉年华创下的记录”。
别将“赢”的概念局限了
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参与很关键。在参与的过程里,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并面对,也是一种赢。这也意味着,当孩子积极、努力地实践他所学习到的技能和本领时,正是一种无形的回报,毫无疑问,他的这份坚持已然让他成为一名赢家。
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变的真理:通常,幸运的孩子从来不赢。
多大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合适?
一、3-6岁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
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虽然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但只有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才会有明显的性别意识。
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多半会关注知识和兴趣,小学阶段是孩子性别意识的潜伏期。因此,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性别教育,这样能够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帮助孩子以后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一般都是跟幼儿时期的经历有关。爸爸妈妈要对3—6岁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别教育,跟他们说一些性别方面的基本的知识,告诉他们如何自我保护,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二、正确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
1、不要混淆孩子的性别打扮
有的爸爸妈妈没有获得期望性别的孩子,或者就觉得好玩,随意改变孩子的性别装扮:让男孩子穿裙子,给女孩子剪很短的头发。这些行为都是不正确的。
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龄较大时,会在无形中被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因此整个人变得内向、孤独、胆小。
专家提醒:从孩子3岁前就该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如果是男孩,父亲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是女孩,母亲要多陪伴在她身边。同时也要结合孩子自身的发育特点,让孩子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2、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爸爸妈妈平时的打扮,会让孩子注意到性别的差异。如果女孩有一头漂亮的长发,总是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妈妈却打扮得像个假小子一样。女孩慢慢地就会对女性形象产生迷糊,从而对女性这个性别产生疑问。
同样,爸爸人高马大,却总是不干重货,要是想让孩子明白“你是男子汉”、“男生是家里的 顶梁柱”,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男孩在3~4岁后最好是多关注下男性榜样,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学习到男性应该做什么,性心理发育可能受到挫折,对于性别的认识就会有所混乱。
在有些女性化男孩的家庭中,总是是妈妈起主导作用,就会导致宝宝自幼崇拜女性,把妈妈当成学习的榜样,时间长了,宝宝对于性别就会变得混乱。
专家提醒:孩子对于自己性别的认知完全来自于父母的引导,爸爸妈妈在家中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言行。
3、正面解答孩子的性别问题
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啊?为什么我还一些小朋友是不一样的啊?有时候在爸爸妈妈洗澡的时候孩子会偷偷溜进来看几眼。
不要觉得很奇怪,更不要打骂孩子。孩子只是好奇,想通过看看爸爸妈妈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爸爸妈妈用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大人反应过激有时候会强化孩子的好奇。
专家提醒:有一些幼儿园和托儿所,男生女生公用一个厕所,这其实是有些好处的。男女同上一个厕所,孩子就能自然地学习到男女的性别差异和不同的生殖器官,让他们了解到不同性别的不同。
爸爸妈妈遇到孩子问一些性别方面的问题的话,最好是大方正 常的进行解释说明,不要故意不告诉孩子。
三、性别教育的意义
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很是关键,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性别角色意识能够帮助孩子成长,虽然当今社会追求男女平等,可是这种平等的前提是尊重不同的性别,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是说每个人要完全一样。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后,注意向异性学习,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强大,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像是:男孩要像女孩子学习细心,关心他人,女孩要多学习男孩子的坚强勇敢。
现在提倡的“中性化”就是要综合男性和女性的优点,兼收并蓄,并不是说要混乱孩子的性别。
育儿知识简短分享21、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首先说明家长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关心得太少。
其次,也说明家长比较爱“记仇”,喜欢翻旧账。
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方式不对,教育一定没有效果。
为人父母,所有的权力都意味着责任,这样的责任逼着我们要改变。
2、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克制比宣泄更重要。
当孩子惹我们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
有时候孩子犯的错误可能也不算什么事,只不过不合我们的意,或者时间不对,正好撞在了家长情绪的枪口上了。
对父母而言,所谓的克制,就是避免“第一念头”。对待孩子“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义正词婉”。
管教从严,讲的也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
3、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恒,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视细节。
一位朋友在英国看见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上公交车,小男孩先踏了上去,结果被奶奶叫了下来,奶奶要自己先走,还对小男孩说了句:“女士优先!”
绅士教育大概就是这样从小培养的吧!
美国著名教师保罗·克拉克写过一本《优秀是培养出来》的书,书中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比如不能含着食物说话,推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就要为他把门,要用善意的眼睛看人等等,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细节。
如果你没有时刻谨记教育孩子的责任,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后面再想教育就难了。
4、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
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父母从小给孩子带给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孩子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动的玩具,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和孩子一齐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耳闻目染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记忆力。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
5、给孩子布置识记任务
为了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记潜力,对孩子能够布置有意识记的任务,最简单的能够从要孩子取一样东西或传一句话做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布置识记的任务可趋复杂,如要求记住游戏规则,复述一个故事或讲出参观见闻等。
6、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成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很容易记住,相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会强迫自己化力气去记住它。而年幼儿童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很难记住。因此要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不能靠强迫命令,而是要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能认识很多字,有的年纪很小就成了名家,都是因为他们对所学的资料感兴趣,能孜孜不倦去学的结果。
简短育儿知识
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
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3到6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年龄段,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快,以下是我想跟大家分享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的文章。
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1一般来说,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出现在一到两岁左右,这期间宝宝对语言特别敏感,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开始喜欢模仿各种声音,重复别人的话,学着打电话,有时还会说出令人头疼的“诅咒语”和“脏话”。面对宝宝在语言敏感期的种种表现,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巧妙地应对,才能为孩子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家长能让孩子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之中,孩子便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某种语言。但语言的敏感期具有暂时性,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它将不再回来无法重复。
到了4岁左右,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已完成95%,3岁孩子词汇量可以达到800~1000字,而4岁孩子词汇量可达到1600~2000字,5岁孩子词汇量可达到2200~3000字。这些数字表明,四至五岁是孩子积累词汇量的最佳时期。4岁左右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里程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词汇量增加,口语表达能力迅速发展。当孩子的口头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我们会发现他就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说了,孩子常常会指着某处问:“这是什么字?”这些都是孩子渴望识字的表现,这时,爸爸妈妈要抓住语言发展敏感期和黄金期,把文字适时适量、巧妙地教给孩子,来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
在孩子语言敏感期,该如何适时适量又巧妙地教给书面语言,专家提出了一些建议:
1、语言敏感期适当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
一旦孩子口语变得丰富,就会进入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要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可以用识字积木、识字卡片或图画书等形式,帮助孩子进行语言学习。这些不仅可以增加孩子语言词汇量,还是孩子获取外界信息、训练思维、发展想象的重要手段。
2、语言敏感期和孩子一起发现汉字做游戏
教孩子识字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字卡,生活中处处都有孩子识字的情景。例如我们常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可以利用这种真实的环境认识各种蔬菜和水果的名称。回到家还可以布置卡片超市,做购物游戏。在这种情境中,孩子不但把字与实物对应了,而且也很乐于接受,认得快记得牢。
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21、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心
成人一方面应该尊重幼儿,把幼儿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不能随便地批评幼儿、指责幼儿或是训斥幼儿,这也是培养幼儿自尊心的关键。另一方面,成人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考虑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切不可因为幼儿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行为。就对幼儿简单地下结论,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等,否则,不仅不能使幼儿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幼儿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成人应该尽可能客观地、全面地评价幼儿,而且在评价的时候,应该是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方式来对待幼儿、帮助幼儿,促使幼儿能朝着某一方面去努力,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起对自己正确的态度和看法,使幼儿树立起自尊和自信。
2、重视幼儿正确的性别角色培养
性别化,是个性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它是指一个人按照社会所认为的适合于其性别的性格特征、情绪反应和行为态度发展的过程。每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性别角色的观念以及性别角色的行为标准。
一般来讲,儿童在3岁以前就能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这是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了认同。到了3岁以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成人对于幼儿的行为会逐渐表现出性别上的要求,例如,"你是一个男孩子,男孩子是不哭的"、"你怎么这么调皮,一点儿不像个女孩子"、"女孩子应该干净点儿、温柔点儿"…”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和行为也就随之而逐渐产生。
重视幼儿性别角色的培养,有益于幼儿从小建立起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和相应的.行为,这对于其一生的性别角色活动以及终生的幸福都是十分关键的。
家庭在幼儿性别角色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促使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应从幼儿出生开始,就注意对其性别方面给予正确的影响和教育,例如给幼儿起名字、买衣服、买玩具,对幼儿的期待与要求等,帮助幼儿逐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和行为。家长应避免在这些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将幼儿的性别角色颠倒,更不能为了自己个人的期望而将男孩子当作女孩子来养育,或者是把女孩子当成男孩子来养育,否则,将会使幼儿产生性别认同的障碍,使幼儿的个性和行为向异性方向发展,这样,最终将会导致其将来社会适应上的障碍或性心理变态。
3、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入小学,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幼儿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将要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迎接一种崭新的生活。
为了能让幼儿顺利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在人学前的半年,应让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有所准备。例如: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以及小学的环境,发展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上逐渐与小学相衔接等。
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33到6岁幼儿的心理表现为: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幼儿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描述幼儿发展的普遍行为方式;
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探究不同的外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4、提出帮助和指导幼儿发展的最优化方法。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希望上文的介绍对大家有帮助。
幼年期是孩子意识的发展阶段,是培养良好注意品质的最好时期。所以早期就要注意孩子的品质。以下是我整理的简短育儿知识的相关资料,各位家长们抓紧看看吧。
简短育儿知识一
早期就要注意孩子的品质
幼年期是孩子意识的发展阶段,是培养良好注意品质的最好时期。所以早期就要注意孩子的品质。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些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注意稳定性的逐渐增强
孩子的注意指向同一对象和活动的持续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实验证明,在一般条件下,3岁孩子能够集中注意3一5分钟,4岁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一6岁能够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如果组织得当,5一6岁孩子可保持注意20分钟左右。研究表明,孩子若从事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时间明显增长。2一3岁孩子的注意可达20分钟,5一6岁可达96分钟。此外,孩子的知识经验、性格以及活动的特点等都可影响其注意的稳定性。但总的来看,孩子注意稳定性水平较低,极易受外界干扰,出现分心等现象。这一点与前面分析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不稳定等特点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孩子教育应因材施教,根据孩子注意稳定性的年龄特征,安排活动时间、作业时间。集中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活动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应多样化。
(2)注意程度的培养
学龄初期儿童的有意识注意刚刚形成,注意程度还较差,虽能有念识地注意听讲,但注意力又很容易被窗外发生的事所干扰。注意程度的培养方法是,在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愿望的同时。使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由于孩子的感性认识已形成,因此,很容易对形象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孩子使用高度的注意程度听课,能提高学习效果。
(3)孩子注意的广度逐步扩大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刻能清楚注意对象的数里。孩子的注意广度比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扩大。由于孩子的注意范围小,因此,在进行智力开发时。应注意同时出现的所教识的不能太多,排列应有规律,要求也应该明确。这些因素都能影晌孩子注意的广度。
(4)孩子注意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注意的分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与孩子认识能力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熟练动作少有密切关系。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并达到熟练程度的活动,才能形成注意的分配。父母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训练孩子的动作,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
(5)孩子注意转移能力不断发展
注意的转移是注意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中去。孩子注意转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发展,这与孩子活动的目的性增强,言语能力以及自制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简短育儿知识二如何鼓励孩子敢于提问
在学校教育中,经常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是父母提问,孩子回答。不知老师和父母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不让孩子们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呢?
不知老师和父母们是否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鼓励孩子有礼貌地提问,而且直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孩子们通常因别人取笑提出如何简单或愚蠢的问题而不敢往下再问。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些取笑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对孩子来说,解决这一场面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坦诚地说道:?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然你知道,那你能告诉我吗?
父母可以就某一人物或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断地提出?为什么。如果父母怀疑孩子只是在敷衍地问你一些?为什么?之类的问题,父母可以反过来问他:?你为什么对这一点感到好奇呢?如果孩子真的对某一问题很感兴趣,他将能说出他感兴趣的理由。下面是一些父母经常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他为什么说出那样的话呢?
他为什么不采取别的措施?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思考。
事情是如何进行的?
她是如何完成的?
他该如何去履行他的诺言呢1
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些问题都与培养孩子实际的生活能力有关?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实施计划、创造生活。
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引导。父母不必给孩子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其实也不可能找到所有的答案。因为有些问题根本是无法回答的,但在孩子面前回答这些问题时应保持诚实的原则。
简短育儿知识三培养出一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孩子
应该承认,每个孩子都有创新的潜能。那么,为什么有的长大后有创造力,有的却没有创造力呢?这主要和父母及老师的教育有关。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主创新能力呢?
正确认识和理解孩子。
成人既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许追具备的各种能力,还要对宝宝的个性特征一清二楚,才能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强项,那么你可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你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地尝试。
不若孩子在别人眼里是多么地不可理喻,做父母的一定要相信他、了解他井理解他,尽可能去发现宝宝的兴趣所在。瞧,宝宝刚把玩具扔到一边,又开始拆那个小收音机,这时,爸爸妈妈要做的不是夺过收音机训斥他一顿,而是要先问清楚他想干什么?也许宝宝会告诉你,他想看看里面谁在说话。现在他又跑去给花浇水了,可水怎么胃着热气?他会告诉你,外边太冷,给花浇热水它会暖和一些。种种迹象表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有他的道理,关键看你怎么去引导,是粗暴制止,还是因势利导?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并尽可能和孩子一同去探索吧!
给孩子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能使宝宝自主创新的家庭都有这样的特点:较少限制,鼓励幼儿独起,亲子交往民主平等;放手让幼儿尝试,使他们减少思维框框与内在的压力。
1.设置物质环境:给宝宝设置活动空间和材料,便于他们自由取放材料,自由探索。
首先要提供适合宝宝年龄特点的玩具:1岁宝宝可以玩色彩鲜艳、会动、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让他去了解不同的色彩、形状和声音;两岁宝宝就可以搭各种形状的积木;3岁的宝宝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图形4一6岁的宝宝就可以拼插难度较大的积木,玩七巧板、变形金刚和模型车等,这时还可以让他们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再者提供的玩具要能满足幼儿的创新愿望,比如提供大小不等的透明的瓶子、颜料、一次性注射器等,让宝宝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感知颜色的变化。
2.精神环境:尊重幼儿的自由性,允许他们自己选择活动内容、方法和伙伴。鼓励由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肯定他们不寻常的有价值的想法。
对孩子影响最旱、最深、址强、最经常的环境刺激是父母的爱,是家庭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教育爱?,它表现为对宝宝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望。
本文来自作者[静芙]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243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静芙”!
希望本篇文章《幼儿育儿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宝宝在幼儿的时间段会遇到很多麻烦的事,作为父母应该学习一些育儿知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幼儿育儿知识,供大家阅览! 宝宝生活用品大全 一、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