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一般多层退让至少5m,高层退让至少10M。
道路红线: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二、区别:
1、界线的针对对象不同:
道路红线针对的是道路的边界,而建筑红线针对的建筑物的边界。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建筑红线由建筑红线和建筑控制线形成的的相对位置关系,体现建筑退界。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2、界线严格程度不同:
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常在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以控制建筑物的基底不超出建筑控制线。两条线之间的用地建设单位可以做为地面停车、绿化等功能使用。地下建筑可以越过建筑红线,但不能超出用地红线。
扩展资料:
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相关数值:
1、建筑红线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一般多层退让至少5m,高层退让至少10m。
2、沿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应当按照规定后退道路红线。
3、沿城市快速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20米;
4、沿城市主、次干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5米;
5、沿城市支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0米;
6、沿建制镇主要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8米;
7、沿建制镇一般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5米;
8、在道路交叉口的建筑,其后退距离还应当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视距要求。
百度百科-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百度百科-道路红线
请问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建筑用地都有什么区别?不太了解~
建筑基底面积指建筑物接触地面的自然层建筑外墙或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它是指住宅建筑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之和。它是表示一个建筑物建筑规模大小的经济指标。每层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勒脚以上外墙围水平截面计算。
建筑面积,是地产名词,与实用面积及实用率计算有直接关系。因应国家地区不同,其定义和量度标准未必一致。建筑面积一般大于使用面积。建筑面积是建设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筑建设规模的实物量指标。
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建筑用地主要区别:
一、计算范围不同
1、建筑面积: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只要符合计算规则的每层都算;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结构面积+辅助面积+套内使用面积
2、使用面积:建筑中可以可使用的面积,每层都算,比建筑面积要小;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辅助面积
3、建筑基底面积:一般指一个建筑物首层的外墙边线内的面积;
它一般的计算规则是:对规则的建筑,按外墙墙体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对室外有顶盖、有立柱的走廊、门廊、门厅等的不规则形状和造型的建筑,应按立柱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
对有立柱或墙体落地的凸阳台、凹阳台、平台的建筑,均按立柱外边线或者墙体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悬挑不落地的阳台(不论凹凸)、平台、过道等,均不计算。
4、建筑用地:项目用地总面积,即规划批准的用地范围(红线内地面积);
5、占地面积:当指建筑占地面积时为建筑基底面积;当指项目占地面积时为建筑用地;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
通常用于计划地块的建筑密度,计算公式是:建筑密度=基底面积/用地面积。
二、划分方法不同
(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百度百科 ?_ 建筑面积
百度百科 - 占地面积
本文来自作者[寒儿]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240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寒儿”!
希望本篇文章《红线和建筑红线是什么意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定义: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一般多层退让至少5m,高层退让至少10M。道路红线: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