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春季常见传染病家长注意事项
1、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加强室外活动:春和日丽,万物生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春天,气候转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有发生、流行。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视防病保健。 一、肝病预防。病毒性肝炎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早春发病率最高。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的病毒性肝炎分为五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其中甲型、戊型肝炎是经肠道传染、肝炎病毒随病人或健康带毒者的粪便排出,当人们饮用或食用肝炎病毒污染的饮水或食物时,即可导致人体发病。 春季,气候转暖,老鼠、蟑螂、一些苍蝇等传染媒介繁殖、活动增加;天气热,人们喜欢吃生水;新鲜水果、蔬菜大量成熟,生吃瓜果蔬菜多起来,以上因素造成甲型、戊型肝炎在春夏季发生。 防止上述肝病发生的办法是注意环境、饮食、个人卫生。如吃东西前及大小便时用肥皂及流行水洗手;注意食品贮存、避免苍蝇、蟑螂等污染食品;不喝生水、饮用水一定要煮沸;保护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老鼠、蟑螂;至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因主要通过血液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切断血液传染途径。 二、红眼病预防。本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好发于每年的春夏之际,一旦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极易引起暴发流行。 红眼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左右。病后常有眼部不适和有异物感,眼多流泪,怕光及胀痛,眼结膜明显充血,球结膜发红,布满血丝、眼内分泌物增多。若为病毒感染所致,又可见眼睑高度水肿、脸结膜上有大量滤泡、患眼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严重的有结膜下出血、角膜发炎、视力模糊。 本病之所以造成暴发流行,主要是接触传染所致。因此,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切忌用手揉眼。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在游泳池游泳和到公共浴室洗澡。 三、腮腺炎的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在人口密切和居室通风不良的春季容易流行,其潜伏期为7~14天,多发于5~15岁的儿童,本病初起症状是:全身疲倦、口渴、不安、有时高热可达39度左右,突出表现是耳垂周围腮部红肿、压痛、张口或食酸性饮食使唾液分泌增多时,疼痛即可加重。病程一般是1~2周。 由于本病的发生是腮腺炎病毒经病人唾液飞沫侵入口腔粘膜及鼻粘膜产生繁殖,进入血流后即形成病毒血症,所以本病在流行期间,不要到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去。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若确诊为腮腺炎,就要被隔离,一般为三周时间。 四、春天“困倦”的防治。春天,人们常感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道理何在呢? 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而到春天,由于天气变暖,大地复苏,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当稳定的,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天日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使人感到困倦,爱睡觉。 春天困倦虽不是病态,但因为影响到学习和工作效率,必须设法涂除。 措施是:第一,注意睡眠,即晚上不要太迟入睡,早晨不要贪睡不起,正如俗话所说:早睡早起精神好,这样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这种冬春季节的血液循环变化。 第二,重视锻炼,因为体育锻炼能大大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故能有效地防止春天的困倦。目前,气候逐渐转暖,尤其在冬天长期紧闭室内的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多到大自然中活动,如放风筝,爬山,郊游等,都能使您精神振奋,浑身充满活力。原因是运动改善了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了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此外,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等,亦有益于解除春困。当出现困倦时,可利用音响给自己一定的刺激,这样能改变人体内在节奏,使大脑中枢神经迅速进入清醒状态,从而使困倦得以消除。 五、当心“春寒伤人”。春到大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然而早春却寒意正浓,人们仍觉得很冷,所以,群众中有“春天冻人不冻水”的谚语。原因何在?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了春天多风的天气。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觉得更加寒冷。因而,春天除了防止风邪伤人,亦需要防寒,尤其是在早春时节。古语道:“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就是提醒人们当心春天里的“冬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防寒保暖。因为气温变化是脑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寒冷时脑血管患者发病率高。由于春寒、温度低,体内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导致脑血管溢外。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时盖的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原则;衣服不要脱得太快。要多饮茶、多喝姜液、食用菌汤。多吃草菇、香菇、平菇、蘑菇等汤菜。原因是:茶叶中的茶色素可以对抗纤维蛋白元、防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在黑木耳中含有一些妨碍血液凝固的物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液迅速凝固。香菇等含有香菇嘌呤碱,可降低或抑制胆固醇吸收。由于早春时节寒冷,干燥的气候,会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会乘虚而入,特别有利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及病毒性肝炎、伤寒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流行病学大量的调查资料还表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春季也远远高于其他季节。 以上均说明,春季防病不能忽略了春寒,“春冷透骨寒”和“春寒冻死牛”的民间俗语,非常值得人们警惕。 六、春季感冒的防治。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多发季节当属春天。原因是温暖的春天是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季节。此外,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了春天多风的天气。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因此,春天的风邪袭人,即是风邪与温热邪气结合便成为风温或风热邪气,感冒一般属于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的特点为:起病急、传变快、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口渴、尿黄、舌尖红、脉浮数、在治疗上应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基本法则。症状较轻者,可服用羚翘解毒丸、板兰根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等中成药。倘若高热不退,病情较重者,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预防方面要注意:(1)打开窗户,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2)衣服增减要适度,避免受凉;(3)少食肥甘厚味、大鱼大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助湿生热,湿热内蕴,易受外感;(4)平时要注意起居卫生,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本文来自作者[白梦]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239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白梦”!
希望本篇文章《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