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华,出生上海,在台湾上中学,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后又获华盛顿大学硕士、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文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兼讲座教授。
现任香港翻译学会会长,出版有《英汉翻译概论》、《认识翻译真面目》、《译道行》、《名家翻译经验谈》、《齐向译道行》等七部翻译理论著作,以及《桥畔闲眺》、《荣誉的造像》、《彩梦世界》、《海隅逐客》、《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选集》等十多部散文集和译作。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金圣华 出生地 :上海 职业 :翻译家 毕业院校 :香港崇基学院、华盛顿大学、巴黎大学 主要成就 :香港翻译学会会长 代表作品 :《英汉翻译概论》《齐向译道行》 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献身翻译,研究傅雷,为名家“画像”,举办华文评奖, 人物简介 金圣华,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法国巴黎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中文大学校董,香港翻译学会会长。金教授曾编撰多本著作,如《齐向译道行》、《傅雷与他的世界》等。1997年6月因对推动香港翻译工作贡献良多而获OBE(英帝国官佐)勋衔。 人物生平 献身翻译 金圣华的父亲金信民,是与著名导演费穆等同时代的**制片人,曾出巨资拍摄过《孔夫子》等大片。金圣华出身**世家,人又长得漂亮,本来有条件成为**明星。她文采极好,也有望当个专业作家。但是她却选择了翻译,而且倾毕生精力,全身心投入。 金圣华早在1972年就参与了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系的建设与发展,就任系主任之后,她开设教学、科研、辅导三结合的“翻译工作坊”,带领系内同仁,设计翻译课程,编撰翻译教材,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使该系多年成为香港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她从单纯教外语,发展到全面传授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文化翻译、套用翻译、传声翻译、字幕翻译、数字翻译等新领城,使翻译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金圣华两度当选香港翻译学会会长,在她任期内,经她筹款策划,举办了十项颇具影响的翻译学术活动,促进了香港翻译界与内地及世界翻译界的学术交流。她最早创办的香港翻译奖学金,扶持了一大批翻译人才的成长。她出任过香港双语立法咨询委员,承担了 *** 法律档案翻译的咨询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她因推动香港翻译工作的贡献,被授予O.B.E.(英帝国官佐)勋衔。如今,翻译在香港的社会地位已比早年大大提高,对此,金圣华功不可没。 金圣华 研究傅雷 金圣华精通英文与法文,在诸多前辈翻译家当中,她尤其崇敬法文翻译家傅雷先生。她认为,不仅傅雷的翻译经验值得认真传承,而且傅雷的人品和译德也应该广为传播。为此,她多方蒐集傅雷的资料,采访傅雷两位儿子傅聪和傅敏,又走访罗新璋等熟悉傅雷的学者,多方位从事傅雷的研究,出版了《傅雷与他的世界》、《江声浩荡话傅雷》以及傅雷英法文书信的中译等。 值得一提的是,她把弘扬傅雷精神与推广翻译很好地结合起来。1991年她策划在香港筹办“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借此次义演筹款,成立傅雷翻译基金,并为香港翻译学会募集活动经费。起初有人非议“翻译与音乐不搭界”,并不看好这项活动,加以文人搞行销没有经验,开头几天,音乐会的票只卖出百分之五。对此,金圣华没有气馁,她坚信音乐也是一种翻译,为推广翻译的音乐活动,一定会有两者的知音前来支持。于是她登海报,开记者招待会,四处打电话,把所有的人脉包括她父亲,都发动起来帮助促销,终于在义演那天实现了座无虚席。 2007年5月,她代表香港翻译学会,又与南京大学法语系及国家图书馆,在南京联合举办了“傅雷百年诞辰纪念暨‘傅雷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傅雷著译展”,她在会上就傅雷的翻译成就及傅雷精神,再次做了精彩的诠释。 为名家“画像” 金圣华是搞翻译的,但她却对有项“副业”乐此不疲,那就是替中文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和新校长就职盛典撰写赞词。这份差事可不容易。既要正面概括这些文化精英和社会贤达的成就、贡献和特征,又必须高度精练,不得冗长,而且还要适用香港重大场面常用的庄重文体。为此必须大量搜寻资料,才能灵活取舍,写出精华。一篇数千字的赞词,往往要阅读好几个月的材料,才能理出头绪,其辛苦不言而喻。 像对待翻译一样,她对这项工作也是极端认真,精益求精。迄今,她已为李嘉诚、田家炳、饶宗颐、连战、费孝通、季羡林、袁隆平、 *** 、杨利伟、汪道涵、余光中、白先勇等海内外数十位著名人物撰写了赞词,以至被戏称是“写赞词的专业户”。正因为她写得用心,所以被写的名家,对她写的赞词都非常喜欢。在许多朋友的鼓励下,前年她挑选了十八位名人的二十篇赞词,随附她在采访这些名人时了解到的一些细节故事,合集出版,取名为《荣誉的造像―――正面与侧面》,著名作家白先勇为该书写了序。出书后,金圣华又把版税全部捐赠给中文大学的“儿童癌症基金”。有人问金圣华何以对这桩事如此费心?她说,这些名家的贡献和精神,是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写他们,介绍他们,就是希望大家像他们一样,始终崇尚人文与科学的进取精神,共同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举办华文评奖 进入新世纪,金圣华又积极投身一项功德无量的文化善事。1998年开始,她筹划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主办“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该奖分短篇小说、散文、文学翻译三个组,向全球在读华文大学生公开征稿。冠军奖金为两万港元,最少的鼓励奖也有奖金五百元。冠亚季军及一等优秀奖的获奖人,还可免费到香港参加颁奖典礼及文学讲座。不但奖金高,决审评判的阵容更是华文界闻名遐迩的一流专家。先后担任过该奖决审评判的,小说组有王蒙、白先勇、齐邦媛、刘以鬯、王安忆等人;散文组有柯灵、余光中、余秋雨、董桥、林文月等人;翻译组有杨宪益、高克毅、彭镜禧、陆谷孙和金圣华自己。从1998年至2009年,已连续办了四届,获奖大学生遍及两岸三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五十多所高校。如今,这个奖项已成为青年文学奖中的一个品牌。前三届评奖完毕,还将评奖全过程,包括获奖作品、评判点评、获奖人感言等合集出书,取名《春来第一燕》、《春燕再来时》和《三闻春燕声》,这些书,都在香港书展中被评为香港当年度的优秀图书。 金圣华作为这项文学奖的创办者和前三届的筹委会主席,可谓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每届评奖需要花费上百万港币,这全靠她四处去募捐。此外,章程要她定,评判要她请,征文宣传要她抓,直到颁奖典礼及文学讲座的每一个细节,都少不了她的辛劳,连出版三本书都要她编稿看校样。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20年,袁隆平团队再次刷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纪录。
近期热点人物素材100字
李兰娟院士:首提封城,深入“红区”
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前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
赞词女性本柔,遇事则刚。年过古稀,奔赴战场。“武汉封城”,四字掷地有声;深入“红区”,落得满脸“皱纹”。这个建议,隔断了千万疫情;这张照片,见证了大医仁心。有一种勇敢执着,叫院士李兰娟;有一种治疗方案,叫“四抗二平衡”。“战役不成功,我们不撤兵!”坚守武汉一月余,感动举国上下人。
李彦宏:中国的“搜索之王”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心无旁骛,买来托福、GRE等书狂啃,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方向锁定在计算机专业。
1991年,李彦宏再一次挤过了独木桥,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正值圣诞节,23岁的李彦宏背着行囊,穿云破雾,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解读: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成功,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李彦宏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上学时的努力。
适用话题:吃苦、兴趣、成功、执著
热点短篇素材人物“红色收藏家”谢海
谢海,其实只是辽宁大连的普通市民。因为对俄罗斯文化的兴趣,坚持收藏中俄友谊纪念品。今年9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前往旅顺拜谒苏军烈士陵园,随后参观苏军纪念塔展品陈列室。陈列室里展出了200余件二战时期苏军纪念物,其中有近百件来自谢海。虽身患直肠癌,做过两次大手术,连几万元手术费都拿不起,他仍不舍得卖掉藏品。网友为之感动,因为他与病魔赛跑永不服输,因为他锲而不舍地记录和纪念那段我们难以忘怀的友谊。
“微笑姐”吴怡
在亚运会开幕式上,在三位领导致辞期间,在众多媒体的镜头里,她始终一副灿烂笑容。在视频网站上,“微笑姐”片段被频繁点击回放。她是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专业志愿者,曾以优秀的表现完成全部培训课程。她的使命既简单又艰难——在一切场合保持微笑,展示东道主的热情和东方女性的魅力。网友说,她出镜时间如此之长,笑到面部僵硬,双手坚持交叉小腹前,几乎抽筋,太难为她了。她却诚恳地答说——不知道自己被拍,都是训练有素的结果。
本文来自作者[屠光正]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21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屠光正”!
希望本篇文章《金圣华详细资料大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金圣华,出生上海,在台湾上中学,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后又获华盛顿大学硕士、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文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兼讲座教授。 现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