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冲撞区:在NBA的球场中,篮下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1.2米)为半径的半圆,此区域被称作合理冲撞区。站在圆弧线以内,只要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有身体接触,都可能会判防守犯规。
合理冲撞区规则
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篮联中央局会议通过了于2010年10月1日生效的新规则。 篮下增设合理冲撞(无带球撞人)半圆,半圆内侧边缘距篮筐中心(在地面上的投影)1.25米。
该规则同时把限制区即三秒区改为长方形。
Art 33合理冲撞(无带球撞人)区
对于任何突破至合理冲撞半圆内的情况,如果在空中的进攻队员与处于合理冲撞半圆内的防守队员发生了身体接触,不应当判罚进攻犯规,除非进攻队员非法地使用了手、臂、腿或者身体。
规则适用:
进攻队员控球在空中,并且尝试投篮或者传球,并且防守球员双脚均在合理冲撞半圆内。
说明:这条规则的目的是,限制那些早早的站在本方篮下的防守队员以免进攻者无法完成漂亮华丽的进球。
合理冲撞(无带球撞人)区规则适用时:
1、 防守队员必须双脚同时处于合理冲撞半圆内。半圆的边线不是合理冲撞区的一部分。
2、进攻队员应当突破越过半圆线并在空中尝试投篮或传球。
NBA合理冲撞区详解,关于冲撞区你知道哪些
NBA赛场是一个天赋溢出的赛场,充斥着肌肉和激情碰撞。在看NBA的时候想必大家在解说或者其他时候都听过合理冲撞区和进攻犯规等词!但是对于进攻犯规大家真的很多吗?今天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合理冲撞区的概念!
1.合理冲撞区概念
在NBA的球场中,篮下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1.2米)为半径的半圆,此区域被称作合理冲撞区。一方面可以允许进攻球员有突破的空间,同时也防止进攻者和防守者故意博取犯规。
在NBA规则中,这个区域名称模迷糊,大家于是发明了一个名词“restricted area”,直译过来就是受限区。所以“合理冲撞区”其实是为了方便球员/观众理解所创造的一个词汇。
下面我给大家放一个图样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这个区域其实是为了队员的对空和对地的垂直起跳空间叫做垂直原则也就是圆柱体原则。
但是NBA的球员都是人精啊!要是没有这个区域高智商的球员就会想,我就站在篮下,我左站,右站,前站,后站,你来吧!怎么都能造你犯规!就比如巴蒂尔,进攻犯规造的出神入化!
所以这个区域就是为了鼓励积极比赛,惩罚投机取巧。
这个规则适用于:
进攻队员飞在空中并有球的控制权 防守队员的的一脚或双脚触及无撞人半圆区。这个其中有很多需要大家明白的地方!
首先,无撞人半圆区只适用于控球穿过半圆弧切入篮下,正在腾空投篮/传球的进攻队员!
低位背身单打情况,无撞人半圆区不适用。
再例如篮下无球要位情况、卡位抢篮板球情况,因为不存在控制着球的这个前提,显然也是不适用无撞人半圆区的。
但是这个区域规则只试用突破中的撞人/阻挡情况,例如我们长说的四大要,推拉拽怼等等,该怎么判还是怎么判,不要被“合理冲撞区”“进攻有利(理)区”等等误导!怎么样你明白了吗?
本文来自作者[浑杰]投稿,不代表巅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bdianzi.net/gb/198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巅峰号的签约作者“浑杰”!
希望本篇文章《合理冲撞区和限制区规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巅峰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合理冲撞区:在NBA的球场中,篮下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1.2米)为半径的半圆,此区域被称作合理冲撞区。站在圆弧线以内,只要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有身体接触,都可能会判防守...